心肌梗死后早期检测出碎裂QRS波的价值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kejin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血管疾病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目前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心肌梗死作为心血管疾病急重症的一种,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早期诊断和合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碎裂QRS波是一种新的心电图学指标,现阶段认为检测出碎裂QRS波,可能预示着心梗患者的预后不不佳。但由于临床研究的特殊性,无法系统的梳理f QRS波与急性心梗的关系。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探讨心肌梗死后早期检测出f QRS的价值。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00~300 g,在剔除过术前已经存在的f QRS波的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的方法构建大鼠心梗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根据术后6小时心电图检测结果,将S组和M组大鼠细分为4个亚组:假手术未检出f QRS波(S0组),假手术检出QRS波(Sf组);模型组未检出f QRS波(M0组),模型组检出QRS波(Mf组)。分别检测每组大鼠心肌标志物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病理学指标。并观察术后2月大鼠存活情况,检测术后2月存活大鼠心电图检出f QRS波情况,心肌血管紧张素II受体1(AT1R)表达情况。结果术前心电图筛查时,未手术健康大鼠有2只检测到了fQRS波的存在。术后6小时心电图情况,假手术组有11.54%比例出现f QRS波。相比假手术组,更容易在心梗模型组术后6小时心电图中检出f QRS波,检出比为43.33%。模型组大鼠各项心肌标志物指标均高于比假手术组,病理学检查也提示模型组大鼠出现了大面积的梗死。亚组之间互相对比,检出f QRS波并未使心肌标志物水平增高、病理学结果也无特别差距。模型组大鼠术后炎症指标要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检出Mf组相比未检出M0组,炎症指标上升的更多。心梗组大鼠术后2月的存活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大鼠,而Mf组大鼠的存活率要明显低于M0组。术后2个月心电图显示,f QRS波检出明显增多。S0组检出率为上升至36.84%,M0组检出率上升至81.25%,而Mf组大鼠f QRS波始终存在。术后2个月对存活的大鼠心肌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心梗组大鼠术后AT1R的表达明显增多,其中相比M0组Mf组表达了更多的AT1R结论大鼠心梗后早期检查f QRS波并不反应心梗的严重程度,但f QRS波的检出极大的影响着心梗大鼠的存活率
其他文献
本文从关联理论出发,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两方面探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新方法——语境化教学法和去语境化的教学法,旨在提高翻译学习热情和翻译教学质量.
在新时代理念的影响下,社会的各个角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作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手段,也面临着改革.而高中语文教学由多个板块组成,阅读教学就是其中之一.阅读
伴随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入和渗透,学校和教师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培养,即教师不仅需要提升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还需要有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进而成为高素质综
当前教育教学进入了新的阶段.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使语文知识更加直观、生动、有效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及肺动脉成像对肺栓塞(PE)诊断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疑似肺动脉栓塞47名患者进行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扫描,数据经后处理得到肺动脉血管图(CT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这一内容所占据的比重比较高.近几年,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阅读的教学工作中,群文阅读已发展成为最新的发展趋势,需要强化开展基于语
作文是初中生们反映个人生活、交流思想、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形式之一,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位思想者,他们有自己的世界值得书写下来,有自己的梦想要去遨
由于现在我国的教育正在不断改革,对于各个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的自身素养提高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其教学方式很难适应
1993年美国微软公司正式推出了第一代多媒体光盘版百科全书──ENCARTA电子百科全书,1997年出版了第二代,之后,于1998年又推出了新一代多媒体光盘版电子百科全书──Mi-CROSOFT ENCARTA ENCYCLOPEDIA 99(以下简称 EN? In 1993, Micros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了《苏联百科词典》(下作《苏百》的中文版。这部书是利用《苏联大百科全书》的框架和资料编成的,俄文版当时是苏联百科全书出版社的拳头产品,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