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锌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及力学行为的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i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锌及锌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而成为新一代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测试标准,锌及锌合金的降解机理尚未达成共识。液体环境是影响金属材料腐蚀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体外测试时,模拟体液中的无机盐及有机成分(如蛋白质)的差异会使材料表现出不同的腐蚀行为。因此,围绕液体成分对腐蚀的影响这一问题,利用电化学测试和浸泡实验研究了纯锌在不同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并研究了腐蚀对力学性能的影响。(1)研究了模拟体液中Cl-、HCO3-、HPO42-、SO42-和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对纯锌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会使纯锌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蚀,表面出现无机盐腐蚀产物,蛋白质则会明显降低纯锌的腐蚀速率;(2)重点研究了蛋白质浓度对纯锌腐蚀行为的影响。在磷酸盐缓冲液中,0.5 g L-1的蛋白质先是减缓纯锌的腐蚀,之后又使其加速,而2 gL-1的蛋白质会明显减少磷酸盐腐蚀产物的沉积,并在浸泡初期加速腐蚀;(3)研究了纯锌在模拟血浆(含有60g L-1蛋白质)中的腐蚀行为。结果发现,纯锌的腐蚀行为与以往报道的结果有所不同。在模拟血浆中,纯锌发生均匀腐蚀,腐蚀产物为蛋白质和ZnO/Zn(OH)2的复合物,通过失重计算所得的腐蚀速率约为16.52±0.21μmy-1,接近血管支架材料的标准;(4)研究了腐蚀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模拟体液中,纯锌表面出现严重的局部腐蚀,纯锌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分别从59.31±1.33 MPa、89.93±0.62 MPa 降低至 46.35±2.21 MPa、79.11±1.01 MPa,尤其是延伸率从 81.33±3.51%大幅度降低至47.04±4.09%;在模拟血浆中,蛋白质减缓了纯锌的局部腐蚀,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随浸泡时间缓慢下降至49.63±5.01 MPa、85.69±0.78 MPa、57.17±2.75%。6个月后,纯锌的延伸率仍然高于对支架材料延伸率的要求。体外测试时,纯锌在不同的模拟体液中表现出不同的腐蚀行为。蛋白质促使纯锌发生均匀腐蚀,减小腐蚀速率,减少腐蚀产物沉积,还会进一步影响其力学行为。因此,建议在体外测试时,考虑蛋白质对纯锌腐蚀行为的影响,以便对材料在体内的腐蚀行为及力学行为做出合理的预测。
其他文献
合金元素间具有正混合焓的非互溶体系合金的出现,拓宽了合金设计时元素的选择范围,突破了元素原子间结合的热力学限制,对于新型合金的开发和物理冶金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正混合焓较高的非互溶合金元素间的固溶度扩大有限,其析出相演化行为和机制也尚不明确,这给非互溶合金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挑战。机械合金化可以使不同原子之间强制混合形成过饱和固溶体,是制备非互溶体系合金的重要手段,也是具有大规模生产潜
与块体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效应,在微电子、生物医学、能源环境、催化电池、腐蚀防护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重要价值。随着尺寸的减小,纳米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表现出明显的尺寸效应。纳米材料的电化学过程随着材料尺寸的变化而变化,经典的Butler-Volmer方程不再适用。为了更好的理解、描述、预测金属纳米材料表面的电化学行为,本文根据热力学平衡理论,结合Young-Laplace方程、cap
随着社会计算系统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和特征被用于用户建模,如画像信息、位置、行为和偏好等。社交媒体为分析用户情绪、个性等内在状态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用户的个性特征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可以反应被研究用户的内在特点,这启发了一项新的研究领域,即个性计算。现阶段,该领域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通过分析用户数据自动识别用户个性,很少将用户个性特征纳入到推荐系统中,更没有研究用户的个性特征对用户建模、兴
同步现象是复杂动态网络最重要的集体行为。网络同步性能的分析和同步控制是复杂网络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如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自然界中的同步现象,如何设计同步机制并应用于实际问题都是本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Kuramoto模型是描述复杂动态网络系统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在物理学、生物学以及控制理论与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Kuramoto模型作为一类耦合振子模型,可以有效地近似描述节点状态存在耦合关
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对轻质、高强、高温抗氧化性能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而Ti2AlNb基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热强度好以及耐高温腐蚀性好等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Ti2AlNb基合金材料结构件多以热成型方式进行制备加工,但由于其热变形抗力大,有效热加工窗口较窄,成材率不高,组织对成型工艺很敏感等问题,使得Ti2AlNb基合金进行塑性加工比较困难,成为了 Ti2AlNb基合金大规模生产的瓶
钛及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变形加工是钛合金部件的主要成型工艺。作为密排六方结构金属重要的塑性变形机制,形变孪生能够在提高钛强度的同时不损失塑性,因而在钛板中引入高密度孪晶是提高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思路。不同类型孪生及变体对钛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影响各异,阐明变形过程中孪生择优规律及孪晶与其他界面间的相互作用,是实现对变形组织和织构的预测和调控的基础,
亚共晶铝硅合金中初生铝(α-Al)的细化和共晶硅(Si)的变质是提高合金铸造成形性和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稀土(RE)被广泛研究证明既可以作为细化剂使α-Al晶粒细化,又可作为变质剂改善共晶Si的粗大片层状形貌,RE具有的低成本优势也推动其得到研究。然而,RE的细化作用容易受到添加量和铸造工艺参数(静置时间、冷却速度等)的影响,其细化机理还没有准确的定论;此外,在较高冷速下,RE变质共晶Si的微观机
硅衬底GaN基微盘激光器模式体积小、功耗低,在光电集成、单光子发射、化学生物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常规GaN基微盘激光器采用空气为光场限制层的“蘑菇状”结构,电注入难、热阻较高,仅实现了光泵浦激射。本论文围绕硅衬底GaN基微盘激光器的载流子输运、光场调控、光损耗抑制和热传导等关键科学问题,从结构设计、材料生长、器件制备和表征分析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的结果如下:(1)创新性提出了“三
海洋环境下钢筋腐蚀问题严重,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下降。本文以低合金钢筋为研究对象,以合金元素Cr和氯敏阻锈剂对钢筋长期腐蚀行为的影响机理为研究目标,采用自然环境挂片实验、现代物理表征技术、电化学检测方法、第一性原理模拟计算、机器学习等手段,研究了含Cr低合金高强钢筋在微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机理及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长期腐蚀行为、氯敏阻锈剂对高强钢筋的长期缓蚀行为和机制、Cr和氯敏阻锈剂对高强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