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出现和IP网络的迅速发展,图象/视频通信正逐步成为通信的主要业务之一。然而,现有的通信网络,如无线移动网络和IP网络都是易发生差错的网络。由于信道带宽的限制,图象/视频通信的数据往往是压缩编码以后的数据,压缩后的码流对传输中产生的误码非常敏感,一旦传输出现了误码,不仅影响该误码数据的恢复,还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其他数据的恢复,造成“误码扩散”。研究具有鲁棒性的图象/视频编码和传输技术十分必要。目前,图象/视频传输的差错复原技术的研究远未成熟,在技术上仍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误码环境下,要保证解码端重构图象的质量,就要综合采用多种抗误码方法,本文对差错复原技术的综合应用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提出了图象多描述编码与差错隐藏相结合的差错复原算法,在接收端接收到的描述较少时,首先根据接收到的若干描述重构低质量的图象,然后采用差错隐藏方法恢复丢失的子波树。实验表明该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图象传输的鲁棒性。另外,该算法中每一描述的码流是完全嵌入式的,易于实现质量可分级编码。2、将MD-SPIHT方法推广应用于视频序列,提出了灰度视频MD-3D-SPIHT算法,该算法先对一组视频图象进行多级离散三维小波变换,在小波域建立空间方向树,及对空间方向树分组,再分别对各组进行3D-SPIHT编码,即产生多个描述,且每一描述的码流是完全嵌入式的,易于实现质量可分级编码。进一步地,提出MD-3D-SPIHT与差错隐藏的联合抗误码算法。并用该算法对多个序列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编码结果,得出该方法提高了码流的抗误码能力。3、将MD-3D-SPIHT与差错隐藏的联合抗误码算法扩展到彩色视频,提出彩色视频MDC与差错隐藏结合的差错复原算法。并结合人眼的视觉特性,在编码中亮度分量分配较多的比特,色度分量分配较少的比特;同时,考虑到YUV彩色空间小波图象小波系数的幅值分布特性,使编码Y、U、V扫描的起点不同,提高了编码效率。实验证实了本文算法在抗误码方面的有效性。4、提出一种基于MDC的视频传输方案。该方案先对一组视频图象进行多级离散三维小波变换,将小波系数分割成多个子块,然后分别对各子块进行3D-SPIHT编码,得到多个3D-SPIHT子码流,部分子码流以固定长度的块交织构成一个描述,全部子码流即可产生多个描述,对各描述分别进行CRC和RS信道编码,再通过相互独立的多个信道传输。该方案不仅利用了信道编码的纠错能力,又利用了MDC的鲁棒性,通过与单描述编码传输的比较实验,结果证实了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