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生存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已逐渐成为一个企业甚至国家赢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制造业企业要获得持续生存和发展,技术创新是其根本的动力,前期的研发(R&D)活动则是企业能够实施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 随着对技术创新研究的进一步加深,学者开始逐渐研究哪些因素能够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产生影响。技术创新受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治理结构因素两方面的因素,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减少了委托代理问题的出现,改善了公司治理的水平。同时,根据资源依赖理论,独立董事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经验和资源提出对公司技术创新有帮助的合理性建议,并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实施提供所需的资源。因此,本文基于独立董事背景的视角研究其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从而制定出相应的企业政策,对加强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有着一定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 本文在将文献进行梳理和对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挑选了我国制造业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9-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研发投入程度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替代变量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了独立董事背景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产权性质的差异是否会对独立董事背景与技术创新之间关系产生影响。研究发现,(1)独立董事的行业专长有利于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2)独立董事的教育程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3)独立董事的职位声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4)独立董事的金融机构经验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5)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独立董事的职位声望、金融机构经验与技术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而产权性质对其他组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不显著。本文的研究对改善独立董事制度,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