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回族语言的特点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g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语言变迁和语言接触理论为重点,研究回族语言的特点。回族以汉语为母语,但是回族使用的汉语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可以把回族汉语看做汉语的一种变体。回族语言的语音差异主要体现了各地回族的地域差异。因此,由于方言所表现的语音差异不在本研究的范围内。回族语言同汉语的语法差异不明显。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仅仅出现在阿拉伯语译著里而很少被回族人实际使用。回族汉语最大的特点在于大量特殊词汇的存在,包括借词,回族先民语言的底层遗留,独特的汉语以及禁忌语。大量借词的存在是由于经堂教育的发展。借词主要来源于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是在回族以汉语为母语后,因为宗教教育而重新习得借用产生的。底层遗留来自于回族的先民语言,因此,其来源包括了波斯语,阿拉伯语以及突厥语等。独特的汉语词汇也是回族汉语的一大特点。这类词包括回族根据汉语构词法自造的词,还有一些是汉语中已存在的词,回族进行了语义的改变,或缩小,或转移,从而使这些词极具伊斯兰文化色彩,从而达到同汉语和儒家文化别同的目的。大部分的禁忌语是同伊斯兰的教义教规紧密联系的,还有一些禁忌的目的是为了别同,也就是和汉语的说法区别开来。由此可见,回族语言的特点取决于回族语言的历史发展和回族伊斯兰文化。   伊斯兰宗教文化渗透影响了回族生活的方方面面。研究回族语言的特点,可以进一步了解回族人民生活习俗,宗教文化。对回族语言文化的深入了解可以增进回族和其他民族的交流与沟通,并且避免在交流中的误解。
其他文献
本文以韩国古代诗学范畴中的经典范型为批评对象,以现象诗学为理论指导,以阐释学理念为方法论基础。拟通过对韩国古代汉诗批评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发掘有关韩国古代诗学范畴的原始
展览名称:蒋采苹从艺六十周年暨捐赠作品展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展览时间:2013年11月13日至11月21日展览展厅:中国美术馆1号厅展品数量:117件
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a pragmatic perspective onlanguage)给语用学的描写性定义是:“我们可将语用学具体化为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角度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不同的学习者英语词汇学习观念和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的现状,并探讨了词汇学习观念和策略与学生词汇成绩的相关。   来自北京物资学院的120名非英
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小说之一,文中主要利用四个人物去展现他们眼中各自不同的世界。小说旨在反映内战后美国的社会现状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尽管小
由于UPS分子结构中含有硫和亲水性的磺基,将其添加到卤化银乳剂中可提高反差、改善储存稳定性、防雾;加到漂白液中可提高漂白-染色性能;用在显影液中可加快成像鉴别和降低成
该项目建立了一条脂肪酶催化棕榈油甘油解制备单甘酯的工艺路线.筛选出最佳酶源BUCT-11及相应的无机类载体作为脂肪酶固定化载体,并采用结晶法进行纯化.得到的单甘酯含量>90.0
炔丙醇为极浅黄色透明液体,有老鹳草油芳香,密度(20℃)0.947g/em3,粘度1.68mPa@s,融点-53℃,沸点114~115℃,蒸汽压(20℃)18mbar,闪点33℃,燃点365℃,折射率1.43.溶解性:易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