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旁路烟气的脱硫废水喷雾干燥零排放处理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j19830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湿法脱硫系统废水排放处理逐渐受到重视。脱硫废水污染物种类多、含量高、水质波动大,利用传统处理工艺难以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利用旁路烟气对脱硫废水进行喷雾干燥蒸发的工艺充分利用了锅炉热烟气的热量,投资运行成本低,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废水零排放技术。本文利用脱硫废水雾化特性测试系统和喷雾干燥系统对脱硫废水雾化特性及蒸发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基于搭建的脱硫废水雾化特性测试系统,利用PDA对旋转雾化器雾化脱硫废水的速度及粒径分布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脱硫废水经旋转雾化后形成的液滴粒径主要集中在50μm以下,呈单峰分布;雾化器转速降低、废水流量增大,雾化液滴平均粒径有所增大,废水pH值对其雾化液滴粒径变化无明显影响。旋转雾化器对脱硫废水中的悬浮物及无机盐含量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悬浮物浓度大于20000mg/L和氯离子浓度高于40000mg/L的脱硫废水,其雾化粒径会有所增大,雾化效果下降。利用喷雾干燥系统对雾化后的脱硫废水液滴进行干燥蒸发试验,同时借助烟尘采样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等手段对蒸发过程中颗粒物进行采集分析。结果表明:入口烟气温度和废水流量对脱硫废水蒸发过程具有显著影响,喷雾干燥蒸发系统对废水中氯离子浓度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用于氯离子浓度在40000mg/L以下高盐废水的雾化蒸发处理。脱硫废水蒸发产物中大颗粒物主要通过重力作用沉积于塔底灰斗中,小颗粒跟随烟气从出口烟道流出;液滴在蒸发过程中会与附着在脱硫废水液滴上的飞灰颗粒形成较大的颗粒团,导致出口烟气中飞灰粒径相对变大,有利于后续电除尘器的脱除。研究了脱硫废水喷雾干燥蒸发对电除尘、锅炉热效率及粉煤灰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同时介绍了废水喷雾干燥蒸发工艺工程应用示范;结果表明:烟气经过喷雾干燥塔烟温降低、湿度增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电除尘效率,同时锅炉热效率会略有下降。蒸发产物掺杂后的粉煤灰氯含量一般不会超过万分之六的标准,不影响飞灰的资源化利用。工程应用上,对于烟温300℃以上的热烟气,烟气流量与废水处理量的比值在1.1×10~4 Nm~3/t以上时,喷雾干燥塔内脱硫废水能够良好蒸发,蒸发产物含水率较低,废水液滴基本实现完全蒸发。
其他文献
双连拱隧道作为一种较新的隧道结构形式,存在施工工期长,工序繁琐、技术要求高等缺点,特别是左右洞开挖与支护交错进行,导致围岩应力变化和衬砌荷载转换复杂化;中墙顶部围岩受多次
利用地面精确测量数据与GJ-5型轨检车波形图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长波长的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指出GJ-5型轨检车在长波长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场的应用方法。
【分类号】G633.8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多彩。笔者通过几年的实践,认识到应适度运用,这样才能使课堂高效。  一。使用的误区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应用它于课堂教学中固然是好的,但一味地追求形式,滥用它,显然又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入一个误区。  1、过分追求形式,为用而用。  一些教师把多媒体当成展示自己计算机水平高低的表演工具,把课堂摆弄
富含水流沙隧道施工如何采取隔断地下水或排水等措施以保持地下水位在开挖底面以下,进行无水环境下的作业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得当,将会对工程造价、工期
【摘要】情感的东西本来就是很难以捉摸的,在小学的这个时间段里,没有一个好的情感教学方法,是难以培养出健全的人格,还有独立的思想,在认识的初始阶段会搭建好的正确的三观。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这其实也是在情感教育在实行着自己的力量,也是必然要求。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教学 情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2
【摘要】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极大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电影作为一门与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成为大家享受精神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随着科学技术数字革命的兴起,电影产业迎来了又一次重大变革。本文就社会科技“数字化”发展新形势下,结合电影产业技术特点,针对数字电影放映技术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浅析,进一步了解数字技术对电影产业发展带来的重要有影响。  
谈到作文,不少老师往往因为没有良策而摇头叹气,不少学生则大有谈“作”色变的感觉。那么,究竟是什么是作文呢?《现代汉语词典》指出:作文就是“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更具体地说,小学作文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使用书面语言的写话练习。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是如何来指导学生作文的呢?一句话,那就是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兴趣如同一位向导,能带领学生走进知识殿堂。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