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中人群疏散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 : 140次 | 上传用户:cqc465330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火灾中人员的生命安全是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核心目标,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仿真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员疏散仿真模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阶段火灾中人群疏散的仿真研究仍存在如下不足:首先,仿真仅仅是对人员疏散过程的模拟,而没有考虑火场环境的实时作用。其次,人员疏散具有明显的随机性,然而当前的研究多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最后,建筑疏散性能评估大都直接使用具有固定输入模式的软件,在设定输入参数时,忽略了不同地域的人员行为特征。有鉴于此,本文依据试验观测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为解决上述问题展开了系列研究:1.对上海市某地铁车站组织了客流观测试验。通过分析影像资料,获取乘客年龄分布、行走速度等代表我国人员行为特征的信息,对自动扶梯在乘客疏散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现场观测试验的开展,为获得正确的仿真结果提供了保障。2.提出了火灾物理模拟与人员行为模拟相结合的基本思想。借助火灾模拟程序CFAST与人员疏散仿真软件buildingEXODUS,以某地铁车站为例,进行了火场环境实时作用下的人群疏散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火场环境会降低人群的判断和活动能力、延长疏散时间,并产生其它不利影响。因此,在防火设计中考虑火场环境的实时作用是必要的。3.定量研究了道路转角、人员行走速度等疏散过程的影响参数,并反映了各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结果表明:各个参数对疏散过程的影响不同。此外,即使是相同的参数,对不同类型建筑的影响也存在差异。4.发展了求解安全疏散可靠度的概率密度演化方法,通过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的分析,表明利用一次二阶矩法求解安全疏散可靠度是可行的。5.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基于可靠性的安全疏散优化控制方法。最后,简要讨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违法犯罪案件不断增多,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同时也严重败坏市场信誉和改革开放形
指出了随着可再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以太阳能为能源的节水灌溉技术也备受关注。主要从研究现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方面阐述了太阳能灌溉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新闻采写发展产生了诸多的影响,新闻采写的转型发展就显得比较重要。基于此,本文先就新媒体时代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以及新闻采写转型发展必要性加以阐述
习惯的法源地位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反思与批判。我国目前关于习惯法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抽象的法理学层面,因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而停留在问题的表层。民法的渊
法律主体是法律关系中最基本的构成要件和概念之一。随着法律的发展与变化,法律主体与其概念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是人类中心的主体立法观念渗透到各个部门法之中,现代环
国际重复征税是随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法律现象,它对于国际资本、商品、技术和劳动力的流动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长远上也不利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和财政利益的提高,为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创新金融工具的资产证券化,其法律的核心问题是破产隔离机制。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实现预期效果,关键取决于该机制能否成功建立与运行。本文立足于国内最新的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加强,公司作为市场竞争最核心主体,作用越来越突出。公司不但是市场经济的细胞,而且是各国经济扩展的有力工具。为保障本国公司的竞争力,当下各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它在刑事犯罪中所占比率一直居高不下,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如何有效地预防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遏制未成年人犯
以《礼记》作为对象进行研究的论著有不少,以《礼记》中的某些篇章作为研究对象的也不少,引用《礼记》的某些篇章来说明妇女地位的文章散见于各处,但是以《礼记·内则》为中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