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仪射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renxiaon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频谱仪在移动通信、雷达导航和EMC(电磁兼容性)应用等相关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是信号分析领域非常重要的测量仪器。射频前端设计是频谱仪的两大关键技术之一(另一个关键技术是中频处理),其设计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决定频谱仪的整体性能。  本文提出了一种经济型、高性能频谱仪射频前端的设计方法—设计采用高中频方案,本振采用高性能VCO(压控振荡器)替代YTO振荡器(钇铁石榴石调谐振荡器),保证设计性能,同时减小体积,满足小型化设计要求。其输入频率范围可达:0~3.6GHz;动态范围为:-120~20dBm,最小灵敏度低于-120dBm;噪声系数小于10,10.7MHz的第三中频输出信号的动态范围可达-10dBm~-110dBm,其相位噪声指标优于-90dBc/Hz@10kHz和-94dBc/Hz@100kHz。  文中首先通过技术指标分析以及镜像频率抑制能力分析,确定了高中频的外差式结构形式及调谐方程,并应用ADS2008仿真工具对前端设计方案的各参数预算进行了细致仿真,包括噪声系数,1dB压缩,3阶交调截止等。高中频方案的射频前端由三级本振,中频滤波器混频器等组成,其中一本、第一中频滤波器及预选滤波器为射频前端的关键组成部分。在本振设计中,第一本振采用小数分频技术实现,频率范围为4.1GHz~7.8GHz,相位噪声优于-90dBc/Hz@10kHz,最小频率步进达3Hz。在高中频方案的滤波器设计中,借助于 IE3D,HFSS等电磁波仿真软件,结合网络综合法与耦合谐振器原理,完成了各级滤波器的仿真与优化设计。  最后,论文完成了射频前端硬件电路的设计及加工,并对本振部分的输出及最终第三中频点的输出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论文所选用的方案基本满足数字频谱仪射频前端的设计指标要求。
其他文献
随着被测对象的日益复杂性和测试仪器的日益先进性,自动测试取代人工测试成为了测试领域的必然趋势。仪器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特别是仪器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出现的虚拟仪
作者进行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基于图像识别的车流监测系统的研究;二是车载MFD(Multi Function Displayer:多功能显示仪)的研制工作.车流监测,或者称为交通监测为交通管理和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数字采样测量方法中的同步采样法设计的三相电参数测量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电流、电压、频率、相位、功率因数、有功功率、电能、无功功率、电能等的测量。测量准确度为0.5级,无功2.0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系统可作为电力部门和用户收费、付费的依据,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本文简述了数字采样原理的产生和发展,对数字采
随着人类对数字信号领域研究的不断加大,数字采集系统应用的环境越来越趋于复杂。作为数字测试领域的代表,数字示波器的作用越来越大,相应的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所周知,采集能力和存储能力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数字示波器的性能。本文围绕这两个关键指标展开分析讨论,通过对一款数字存储示波器的设计开发过程,来说明单通道最大2GSPS实时采样率和深存储功能的实现。根据设计任务和指标要求,以及对以往ADC+FPGA+
计量标准检定装置在很多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保证装置效用价值的最大发挥,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降低装置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了解故障产生的原因,还要找到最佳的故障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虽然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但水稻的高产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十三亿人民的吃饭问题。因此,水稻的种植状况和产量,对于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维护和平稳定、适应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水稻在全球温室效应中扮演着温室气体排放源的角色,甲烷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2%~20%。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之一。因此,对稻田甲烷排放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比较活跃。截至2007年年底,已有23家央企实现了整体上市。2007年,国资委提出把央企整体上市作为“做大做强央企”的一个战略措施,并制
光纤的色散问题是阻碍密集波分复用系统传输速率和容量提高的关键,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容量越高,色散以及色散斜率的补偿就越重要。光纤光栅具有灵活,无源,插入损耗小,及偏振相关小等
本文重点探讨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如何调整自己的备课策略,改变自己的教学观,提高自己的教学激情,调度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合理布置课堂教学时间,调控学生的有效学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综合客运枢纽日益成为大量客流集散的重要场所。然而,客流量的增长和人流密度的激增,不仅降低了交通出行的品质,而且影响了枢纽的运转效率,甚至可能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