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VI-COM的函数发生器驱动程序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被测对象的日益复杂性和测试仪器的日益先进性,自动测试取代人工测试成为了测试领域的必然趋势。仪器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特别是仪器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出现的虚拟仪器,正作为一种新型的仪器模式,引导着自动测试领域。计算机与仪器的通信依赖于软件,而这个所谓的软件核心,就是仪器的驱动程序,有了驱动,才使由计算机发出的命令,能够正确地被硬件执行,然而,当我们更换底层的仪器时,测试程序都要被重写编写,IVI技术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这一局面。随着测试要求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工业日益朝着组件化的方向发展,CORBA和COM是组件技术的代表,IVI基金会将组件技术引入到仪器驱动的开发中,并选择了微软公司推崇的应用广泛和较为成熟的COM技术与IVI技术相结合,由此提出了IVI-COM驱动的概念。本文研究的是函数发生器的IVI-COM驱动,采用的开发环境是Visual C++6.0中的ATL,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完成了对函数发生器不同功能组对应的IDL文件的代码编程,包括:IVI固有功能组关键接口IviDriver的设计、函数发生器的基本与扩展功能组接口IviFgenBase、IviFgenStdFunc和IviFgenArbWfm的设计;并详细说明了Configure、Initialize关键代码的流程图,成功生成动态链接库,给出了引用组件的progID,成功完成了驱动的开发,从整体上对整个驱动的应用流程进行了分析,成功调用Specific Driver函数,并正确执行了对配置库的读写和修改操作,对比MAX软件,在LabWindows/CVI中开发了简易的配置面板、初始化面板以及仪器软面板。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分别对驱动进行验证,在VC和CVI中分别调用了生成的驱动,给出产生正弦波、及设置幅度和频率的应用程序,最后编译成功,操作对应的软面板,可进行相关的调幅调频测试。结合课题项目,利用LXI技术,调用驱动也成功通过了相应的SCPI语法测试,发送的*IDN命令得到了正确的响应。
其他文献
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中,土工格栅(格室)作为控制路基稳定性措施被大量应用,但将其用于控制新旧路基差异沉降方面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包括控制效果、设置层数、设置位置等诸多问题,造
对切削过程的控制程度是决定自动化加工系统能否正常运转的关键,但是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切削力、切削温度等都有一定的缺陷,不能适应不同的条件。本文以图像分析理论为基础,针对切
论文在分析CCD器件成像原理的基础上,以ISD029AP型虚相CCD图像传感器为核心部件,开发研制了一套科学级致冷CCD数码相机。 该相机由相机头、相机控制器、计算机接口电路、致冷单元和软件等几个基本部分组成。设计中,选用串行12位A/D转换器,并将数字化电路放置在靠近CCD模拟信号输出的位置,这样既可以进行远距离传输,又能降低相机的读出噪声;利用相关双采样技术有效地消除复位噪声;使用...
本文阐述了辽宁省财政厅“票据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现手段。针对目前票据业务的管理水平,提出了先建设各级票据管理部门网络体系,再研制票据业务功能设计的研究方向,从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