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菌肥对温室连作土壤的短期改良效果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un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室大棚因长期种植单一农作物,出现土壤板结、养分不均衡、连作障碍等问题,使农产品产量下降,品质不佳,造成经济效益下降,生物菌肥的出现缓解了连作障碍带来的影响。本文以常规底肥为对照(CK),选取四种生物菌肥作为试验处理:均良固体菌肥(F1)、均良液体菌肥(F2)、生物菌肥(F3)和土壤修复剂(F4)。采用滴灌施肥的方式和宽窄行种植模式,比较分析四种菌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合四种菌肥对温室大棚内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客观评价四种菌肥在温室大棚的实践效果,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菌肥处理对番茄生长指标影响较为积极,施加菌肥显著提高了植株高度,对产量提高也有一定效果。在四种菌肥中,F3菌肥在多种指标上效果最好,显著提高了番茄植株高度、干物质含量、单果重,同时,对降低番茄酸度有积极作用,使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10.00%,产量增加了15.72%。(2)这四种菌肥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含水率、降低土壤容重,F2菌肥对增加粘粒含量减少砂粒含量有良好效果。F1、F2、F3这三种菌肥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尤其是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还提高了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这三种酶的活性。四种菌肥相比,F3菌肥对指标的作用比较突出,能使耕作层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3)本试验条件下,与CK相比,四种菌肥处理对耕作层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耕作层土壤中优势细菌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在众多环境因子中,有效磷含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最大。F2、F3、F4这三种处理显著降低了真菌Alpha多样性,优势真菌有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在环境因子中,有机质、全磷、有效磷、铵态氮含量对耕作层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最大。综上所述:这四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植株高度。干物质含量、单果重、产量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显著降低番茄总酸含量,但是对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的提高作用不大。通过因子分析得出,F3生物菌肥的综合得分最高,说明生物菌肥对番茄的生长特性、品质特性的改良作用最优。F1、F2、F3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养分的含量,尤其是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并且显著提高了三种土壤酶的活性。F3菌肥在这四种菌肥处理中,速效养分提高的程度最高,土壤酶活性提高的程度也最高,在养分比较贫瘠的农田可以推荐使用。
其他文献
当飞行器高速穿越大气层时,会形成高温等离子体鞘层。由于太空舱周围的空气分子发生离解和电离反应,高温等离子体的存在阻碍了飞行器与外界的通信,这就是所谓的“黑障”问题,而此问题一直没有真正的解决。随着本世纪太赫兹波源的巨大进展,太赫兹技术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太赫兹被誉为“改变未来的十大技术之一”,并且太赫兹雷达对抗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成为可能。基于“黑障”问题和太赫兹反等离子体隐身技术,本文研究了太赫兹波
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是我国重要木本油料树种核桃(Juglans regia L)上的主要果实害虫,其后足结构和行为与一般蛾类昆虫相比存在一定差异,在物体表面爬行或静止时后足向身体两侧上举、摆动,目前对于核桃举肢蛾成虫后足的形态特征及上举行为尚无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核桃举肢蛾3对胸足关节部位的超显微结构,同时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核桃举肢蛾
印染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染料废水没有经过经适当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染料渗入水中之后会导致植物和动物死亡。工业染料的毒性不仅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对人体和自然界的生物有害。样品前处理是现代分析技术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由于分析样品基质复杂、目标分析物含量低、加上受到分析仪器检测限、灵敏度性能等的限制,迫切需要对分析样品进行前处理。传统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又目前存在着很多的瓶颈问题,如吸附
为探明果园行间长期生草下土壤资源和养分限制状况,本研究依托黄土高原苹果园14年定位试验,以白三叶、小冠花和鸡脚草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不同生草草种叶片和根系碳氮磷、土壤碳氮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碳氮磷相关胞外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探究各组分化学计量间的关系,为果园生草管理提供科学数据和理论支撑。主要的结果如下:(1)长期生草显著提高了果园土壤养分含量:禾本科鸡脚草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豆科白三
研究核桃养分积累规律,为核桃科学管理提供依据。于2018年和2020年在陕西关中杨凌地区,以早实核桃‘辽核4号’为试材,在核桃脂肪转化期至成熟期测定了种仁有机营养物质及无机营养物质含量。研究了种仁养分累积规律,养分指标间的关系,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了不同采收时期的核桃种仁品质。主要结论如下:(1)蛋白质含量呈“先增后减”趋势,花后110d含量达到峰值,100d含量最低;硬脂酸含量呈“上升”趋势,
核桃(Juglans regia)是我国重要经济树种,其产量品质与品种、立地、气候等多种因子有关。由于当前核桃响应逆境的分子机制不明,核桃良种评价、选育及栽植管理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实现核桃的经济效益。本研究以建立有效的核桃组织培养体系为目标,选取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核桃组培体系探索,建立以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并使用Jr WRKY7启动子及Jr GRAS5表达载体进行转化体系初步验证,以期为解析
近年来,鲜核桃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市场需求和价格持续旺盛,但采后贮藏期间极易发芽,显著影响其商品价值和市场供应期。前期研究发现,60Coγ射线对易萌发果蔬和鲜核桃采后萌发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有关辐照技术如何通过影响内源激素尤其是ABA相关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等进而影响鲜核桃萌发的仍不清楚。研究以0、50、300 Gy剂量60Coγ射线处理的‘辽核2号’鲜核桃为试材,测定各处理(25±1)℃沙藏
黄土高原是世界公认的优质苹果产区,其苹果产量和栽培面积均居世界首位,苹果产业已成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覆盖、施肥等果园管理措施被用于实际生产中,以实现果园生产力的提升及土壤肥力的改善,其不仅对土壤碳、氮、磷、钾含量影响很大,而且也会引起土壤及果树碳氮磷钾元素计量比的改变。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园艺覆盖配合不同氮素添加处理下的土壤-果树系统碳(C)、氮(N)、磷(P)、钾(K)养分含
新疆自然条件独特,红枣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红枣产区,尤其是新疆和田、阿克苏、喀什等主栽区。果实风味是果实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糖、酸和挥发性香气物质共同作用,通过影响人们味觉和嗅觉形成的对果实品质的直接认知。本文以灰枣、骏枣、七月鲜、蛤蟆枣1号为试材,采用了测试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4个品种在原产地和新疆不同地域的风味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产地枣果实
枣(Ziziphus jujuba Mill.)是原产我国的特色经济林果,有鲜食和制干两类,鲜食枣是我国枣产业的重要类别,研究枣果实成熟生物学对于鲜食枣的采收、贮运和销售具有重要意义。AP2/ERF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研究发现其可能参与枣果实成熟调控,但其生物学功能仍不清楚。论文基于枣基因组数据,结合转录组与q PCR分析,以及基因克隆和亚细胞定位等技术;利用Clontech SMART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