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dnold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借贷一直是农村金融的核心和难点问题,论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农户借贷行为的研究,发现农户借贷行为演化的规律,以及当代农户借贷行为分化的特征,为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农村金融政策提供依据。研究对于农村金融机构乃至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促进农村社会的分化和转型均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深化农户行为、农户金融需求的研究,完善对中国农户经济社会行为的认识,丰富农户经济学的内容有理论意义。论文从农户借贷的角度,阐述了农村金融、农户借贷行为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农户借贷行为特征。纵向,从农户的借贷资金来源、用途、利率、期限、规模、对借贷市场的依赖性等角度,探讨了从西周至明清、民国时期农户借贷行为特征的演变,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特征。横向,利用1996~2000年的截面数据,选取了农户兼业类型、文化程度、纯收入水平和家庭经营类型四种分类方式,从农户对借贷市场的依赖性、借贷水平、规模及其分布对比分析了17 种类型农户的借贷行为特征,并探讨了东中西部农户借贷行为的区域差异。 论文的基本结论是:农户借贷行为的基本特征是短期化、小额化、高利率、以生活性(生存)借贷为目的、实物借贷与货币借贷并存以及高度依赖于私人借贷市场。从自给半自给到市场经济,农户借贷行为特征整体未发生质的变化,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程度不同,原因在于农户依托的小农经济环境未发生本质变化。80 年代中期以后,农户借贷水平呈阶段性快速增长趋势,农户借贷来源倾向于非正式借贷的现象较为稳定,正式借贷来源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私人借贷是非正式借贷的主要来源,借贷用途不断倾向于生活性。农户借贷行为的区域差异则表现为东部借贷行为特征整体高于全国水平,中部、西部低于全国水平,区域差异稳定性较强,无扩大趋势。具体到90 年代末,不同类型农户借贷行为分化显著,借贷规模的差异是分化的主要表现,即1 万元到5 万元借贷规模与5000 元以下借贷规模的差异。依据农户借贷行为分化的层次性,作者将农户借贷行为划分为被动、保守和主动三种借贷行为类型,被动借贷型农户的主要借贷目的是为了应付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风险,对借贷市场的依赖性最强,包括纯农户、外出务工和少部分家庭经营农户、文盲、半文盲农户和纯收入在1000 元以下农户。保守借贷型农户的借贷弹性较大,包括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大部分家庭经营农户和小学和高中文化程度农户、中等收入和较低收入农户。主动借贷型农户的借贷目的主要为非农业生产,包括非农户、私营企业农户、初中农户、高收入农户。主动借贷型农户反映了现
其他文献
随着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的南移,自唐末五代始,中国的文化重心也逐渐南移,在南唐和西蜀形成了当时的两个文化中心。在十国中,南唐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最为强盛繁
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在区内实现局部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使参与其中的成员国获得特殊的经济收益,而成为当今全球经济的一股新浪潮。本文在世界三大经济板块中,选取最具有代表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小鼠时是否增加荷瘤小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为临床上的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和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105只,标准环境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当前家庭与学校应当加强合作,已经是不争的话题,加强家校合作己经成为今日学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教育发展的一
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土地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灰色系统理论等学科的知识,采用对比研究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围绕如何解决土地储备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这
一、研究目的 1.探索用羟基脲(Hydroxyacrbamide,Hu)制作SD大鼠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具体方法,包括造模要素的选择,造模过程的技术质控,模型稳定性研究、模型自然恢复期的研究
党内监督机制的建设与完善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有效地预防和惩治党内腐败现象,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内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过
“数与代数”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主要的传统内容。《标准》对该部分内容提出了挑战,对教材的编写及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全国小学数学课标教材有四个版本,本文就是以西南师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作为近代以来新兴群众政党中共的抗日根据地,受汉奸袭扰剧烈。对汉奸的惩治,中共严肃认真、区别对待,发动广大下层民众边抗日边锄奸,增强民族意识的教育,树
本文从海员供需市场、国内制度因素和海员素质培养等三个层面探讨了如何扩大我国海员外派的数量,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竞争优势的途径和方法。文章首先结合海员劳动力市场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