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蒸散是地表生态和水文过程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陆面水文过程研究占据重要地位,也在水资源管理中起关键性作用。地表蒸散对区域的气候和水资源分配有很大影响,进而也左右着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地表蒸散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系统(SEBS),利用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2014年和2015年的Landsat8卫星影像数据与研究区内部气象观测站的实测气象数据,估算出研究区的地表蒸散量,结合METRIC方法和线性插值的方法,将日蒸散量扩展至月蒸散和年蒸散,得出了研究区蒸散量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分析了蒸散量与其影响因子的相关关系。(1)SEBS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出研究区的蒸散量:通过采用五个不同下垫面涡度协方差通量塔和位于尾间湖的一个蒸发皿观测数据对SEBS模拟结果验证,总体效果较好,除水体R2值为0.59以外,其余下垫面验证的R2值均达到0.65以上。(2)研究区蒸散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区蒸散量总体在生长季明显大于非生长季。1月、2月、11月、12月各地类蒸散量小,且接近,其余月份分异较为明显。水体的蒸散量峰值出现在6、7、8月份,其他地类蒸散量峰值几乎都集中于7月下旬。研究区蒸散量空间分异显著,水体的蒸散量显著大于植被区,而植被区蒸散量又明显比裸地区高。(3)与气象因子的关系:2014年和2015年研究区蒸散量随饱和水汽压差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随大气温度的增加呈指数增加;随太阳净辐射的增加呈指数增加,增加速度相对缓慢。(4)与陆面因子的关系:2014年和2015年研究区蒸散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在空间尺度上表现出非线性相关关系,蒸散随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增加的趋势比较微弱。但在时间尺度上并未表现出线性或非线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