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和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提高我国民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政府、企业与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创新是企业持续经营的灵魂所在。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逐渐被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所替代,技术创新型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经历了一次次改革,从依赖国外核心技术,到自给自足,自我创新,一批又一批不同行业的企业实现了自我突破,获得了技术革新。技术创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也重要,已然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最重要的因素。近些年,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不断发展,现如今,在新能源、IT等行业的技术创新步伐正不断加快。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可以理解为企业参与者之间的一组合约,它应该是一个多赢的制度安排。最近20年,人们对西方大公司的研究,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十分重要。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公司治理结构的适用性影响着企业的效益状况,原因有二:第一,公司治理结构的确定影响着投资者(股东)的投资回报,需要协调股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二,公司治理结构需要对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关系进行妥善地协调。这包括董事会、经理层和各部门的普通员工。解决好以上两个问题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说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绩效是企业经营效益水平的体现,主要表现在盈利能力、资产运营水平、偿债能力及后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这涉及到一个企业的盈利性、成长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公司绩效的展现是以公司目前的经营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以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潜力为目标,最终得出的一个对于企业发展的综合评价。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影响企业绩效存在多种因素,其中,公司治理结构属于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从与时俱进的角度来看,技术创新型企业要想不断提高公司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就需要不断优化公司内部和外部的治理结构。本文研究的就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首先运用规范分析法对国内外的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绩效的相关关系的相关文献与基本理论进行综述,知悉该论题的发展历程以及所得到的成果及最新研究状况,并提出目前在新世纪的背景下这一课题还有什么研究价值。接着基于以往的专家文献和理论模型的介绍,选取2011-2015年最新的公司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从两个方面保证了该研究结论的严谨性,最终,基于该结论,提出在我国的实际发展背景下的政策启示。本文研究发现,我国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在不同方面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从股权结构来看,股权集中度与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显著的。股权集中度越高,制衡度越低,企业绩效就会越高。董事会结构上,董事会规模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法律规定与现实情况来看,9人董事会是我国技术创新型企业现阶段最多的董事会规模。同时,董事会中要特别注重独立董事的比例,独立董事比例越高,企业绩效越高。在高管激励措施上,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薪酬激励越高,企业绩效越高。但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关系不显著。这可能主要是由我国技术创新型企业当前所存在的问题等有关。最终,本文从得出的结论中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在股权结构方面,加大股权集中度使之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切不可过大形成垄断。在增加股权集中度的同时也要重视股权制衡度的发展,让股权能够通过转让、流动和置换来实现股权资源的最优配置。在董事会结构方面,建立科学、效率的董事会结构。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要求,结合公司自身的发展需求来决定董事会总人数,切忌照搬西方或者其他公司的发展模式。一般来说,我国技术创新型企业的董事会规模应在9人为宜,根据公司大小决定。在激励机制方面,我国的一部分高管薪酬依旧居高不下,因此,需要完善按劳分配的机制,同时在股权激励方面,我国技术创新型企业仅有一小部分能够将这一激励措施做好,大部分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应继续深化股权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