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岩土工程领域,地下洞室或巷道的稳定性是安全生产的关键。锚杆支护作为一种经济简便的主动支护形式被广泛地应用到隧道、边坡和矿山等工程领域用于控制围岩的变形和裂隙的发展。在实际支护过程中,锚杆支护结构除了受到各种静载作用外,还往往受到爆破或地震等动载的作用。虽然国内外学者在锚杆受动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爆破动载作用下锚杆支护作用理论的研究仍落后于工程应用,这也需要对锚杆在爆破动载下的力学响应特征做进一步地研究以满足支护设计的需要。首先,论文基于弹性波理论,建立了弹性空间体中岩体质点的振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结构动力学建立了全长锚固砂浆锚杆受力分析模型,依据金山店铁矿支护条件和爆破振动监测数据,分析了爆破动载下全长锚固锚杆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锚杆杆体上的轴向应力和剪切应力随时间呈现动态变化,作用范围主要集中在锚杆孔口附近锚固段内;锚杆轴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均随爆心距的增加而快速降低;锚杆轴向应力最大值随着围岩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剪切应力的最大值随着围岩弹性模量的增大先逐渐增大而后趋于平缓,随着围岩弹性模量的减小剪切应力在锚杆上的作用范围逐渐增大且最大值逐渐向锚固段深处移动。接着,依据金山店铁矿支护条件,采用FLAC3D数值计算软件分析了爆破动载作用下全长锚固锚杆的受力特征。结果表明:在爆破动载作用下,巷道同断面不同区域处锚杆轴向应力和剪切应力沿杆体分布特征具有较大差异,巷道底角和拱肩处锚杆轴向应力最大值出现在锚杆孔口位置,而两帮和拱顶处锚杆轴向应力最大值位置出现了向锚杆底部的偏移;底角处锚杆杆体上的剪切应力主要集中在孔口附近的锚固段范围内;两帮和拱顶处锚杆杆体上的剪切应力在锚杆锚固段前端升高达到负向峰值后快速降低,在锚固段后段快速升高达到正向峰值后沿锚固方向快速降低;拱肩处锚杆的剪切应力沿杆体长度方向呈现“双峰”分布。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在受爆破动载影响较大的巷道中采用多种支护方法联合作用的支护方式、选取种类适合的炸药种类、选取合适的单次最大起爆药量、控制爆破规模、选用符合支护条件的起爆方式和提高微差爆破延时精度等方式避免巷道破坏。论文研究成果为爆破动载作用下的巷道锚杆支护设计及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完善了爆破动载作用下的全长锚固锚杆支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