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键稳定单链抗体B3(ds-scFv)靶向超抗原SEA的制备及活性鉴定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抗原(supperantigen SAg)的概念由White 等于1989 年首先提出,它是由一组细菌或病毒编码的蛋白分子可不需要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以完整的蛋白质分子形式直接与APC 膜上的MHC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槽外侧结合,导致带有特异性Vβ节段T 细胞大量活化增殖,其活化的T 细胞数是普通抗原数千倍乃至数万倍。由于它产生的杀伤性很强的细胞毒T 细胞(CTL)对肿瘤极其强大的杀伤作用,因此,超抗原作为强大的T 细胞激活剂,有可能成为新一代抗肿瘤免疫分子,给肿瘤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近年来,超抗原理论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肿瘤免疫治疗新的热点。葡萄球菌肠毒素A(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A SE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物,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细菌性超抗原。但是,SEA 激活的T 细胞所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在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具有毒性,并且只能对MHCII+的肿瘤分子进行杀伤。因此,利用基因工程抗体对超抗原进行靶向,减少其副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利用超抗原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提高单链抗体的稳定性,改善导向效果,本研究在B3 单链抗体(来源于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对应的单抗)中引入了一对链间二硫键构建了二硫键稳定单链抗体B3ds-scFv,通过重叠PCR 连接B3 抗体的VH 和VL 片段,并将PCR 产物克隆至pET22b表达载体(B3ds-scFv-pET22b);将测序正确的SEA 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亚克隆至B3ds-scFv-pET22b 表达载体,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鉴定两片段连接正确;转化BL21(DE3)后经IPTG 诱导表达,将表达的包涵体进行变性、复性,并用阳离子柱SP-Sepharose 将复性产物进行了初步纯化,ELISA 测定此融合蛋白中抗体部分的结合活性以及其在37℃的稳定性,并采用MTS 法检测其对B3 抗原表面阳性细胞HT-29 的杀伤作用。经鉴定,重叠PCR 扩增得到了B3ds-scFv 抗体基因,并通过酶切连接成功融合了B3ds-scFv 和SEA(D227A)两段基因,成功构建了B3ds-scFv-SEA(D227A)-pET表达载体,诱导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占总蛋白量的33%左右;复性后的B3ds-scFv-SEA(D227A)保持了良好的抗原结合活性,并可成功杀伤人结肠癌细胞;在37℃及不同的温度下孵育一定时间后,经ELISA 测定,37℃孵育一周蛋白仍能保持活性基本不变。本研究首次成功构建了B3ds-scFv-SEA(D227A)重组毒素,此蛋白具备了导向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双重功能,并且通过链间二硫键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整个融合蛋白的稳定性,为其发展为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靶向药物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环境中,图像处理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已经在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大的方向包括国防上用的无人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生物信息学得到广泛的关注,它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基因组学。随着人类基因组全部序列测序的完成,核苷酸数据库中的序列和碱基数量得到迅猛的增长,因此能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一个发展十分迅速、应用日渐广泛的领域,而MEMS传感器是应用最为广泛的MEMS器件,其中的MEMS谐振式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Q值、高稳定性、低噪声性能
氢气传感器早已广泛应用于家庭生活、医疗卫生、能源及环境检测等众多领域。而SnO2作为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气敏材料,一直是作为研究氢气传感器的热点,SnO2材料是一种宽禁带半导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子器件的生产对图形转移技术的工艺要求越来越高,纳米压印技术作为一种高分辨率、高产量、低成本的图形转移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基于假塑性金属流体的纳米压印技术可以用来制备金属银互连线,但压印后得到的银线条结构疏松、且存在大量溶剂,导致其导电性很差,需要后续的热处理工艺使其更加致密,但热处理后银互连线的各向同性收缩会导致作为关键工艺参数的特征线宽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在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