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てある」的意义特征为中心,也进行了「~てある」与「~ておく」结构的比较。通常认为「~てある」结构的意义与本动词「ある」的意义关系紧密,所以与「ある」的基本义对照,总结了「~てある」结构的多义构造。「ある」的多重意义可总结如下。基本义客观物的存在派生义①客观、主观事物的所有②动作、事件的发生和实现③实现所期待的作用「~てある」结构的多重构造可总结如下。基本义客观物体受到行为而产生的结果的存在情景的描写派生义①结果状态的存续②放任的状态然后,将「~てある」结构分为ガ格「~てある」结构和ヲ格「~てある」结构,分别总结了它们的特征。ガ格「~てある」结构以被作用的对象为重心,动作的对象成为该结构的主语,实施动作的主体有被排除的倾向。ガ格「~てある」结构与本动词「ある」的基本义「客观物体的存在」相呼应,「ある」与格助词「が」的关系紧密。在同一个句子里,可以看到不少本动词「ある」与ガ格「~てある」同时应用的状况,两个用法都平等地表示存在的意义。ヲ格「~てある」结构以动作和行为为重心,以动作主发起的行为的结果存续状态为重心,比ガ格「~てある」结构意志性稍强,没有排除动作主的倾向,跟表示准备、目的等意思的副词同用也很自然。ヲ格「~てある」结构中,他动词起主要的意思,格助词「を」与他动词的联系紧密,抽象性比ガ格「~てある」结构高。本文也比较了「~てある」结构与「~ておく」结构,这两个结构的共通点是「~てある」结构与「~ておく」结构与意志动词同时使用,可以跟表示准备、目的的副词同时使用。这两个结构的不同是「~てある」是表示被动的状态,「~ておく」表示意志的行为;「~てある」结构重点在结果,「~ておく」结构重点放在行为上。关于「~てある」结构与「~ておく」结构的互换也做了讨论。能与ガ格「~てある」结构互换的「~ておく」结构有如下的特点。「~ておく」结构动作主被省略,或者被话题化,动作对象能够被主体化是必要的条件,「~ておく」结构中也不能伴随表示准备、达成目的意思的副词。ヲ格「~てある」与「~ておく」是同样的句体,ヲ格「~てある」结构与「~ておく」结构能互换的情况很多,可以说「~ておいた」结构与ヲ格「~てある」结构是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