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Mona Baker提出用语料库方法进行翻译研究以来,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已经成为一种新研究范式,研究内容涉及翻译批评及翻译评价等。大量的翻译研究表明语料库凭借语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其提供了工具支持。利用学生的翻译实践来建立一个学习者翻译语料库能够为研究翻译学习者的译文特点提供方法支持。本文利用自建的小型学习者翻译语料库(语料来源为本科翻译专业三年级和四年级学生的翻译实践)运用语料库研究工具和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句子和语篇两个层面探讨翻译专业学生英汉翻译的特点及规律。研究发现:从句子层面上来看,在非文学语料中,翻译汉语的平均句长比原创汉语长;在句段长方面,学生译文比参照库中的译文长。学生译文中的翻译汉语比原创汉语更多地使用“把”字句;从“把”字句的结构上看,学生译文中“把”字句的长度大于参照库中的译文;扩大“把”字句的长度虽然丰富了“把”字句的结构,但是不符合汉语句子简练的特点。从语篇层面上看,学生译文在连词和人称代词方面出现显化趋势;有的学生译者拘泥于源语形式,不能区分英语主语突显、汉语主题突显的特征,造成译文句子冗长;英语长句含有多重逻辑关系,导致学生译者难以找到英语句子的主干结构,因此不能正确分析长句的逻辑关系。本文尝试从语言差异和欧化现象以及学生翻译转换能力三个角度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以期能够为翻译教学和译者培训提供借鉴。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学生译文在上述两个方面呈现与专家译文不同的特点。学生译文出现欧化现象使译文呈现杂合趋势。学生的双语理解能力差导致翻译转换能力弱。学生缺乏翻译实践,导致学生的表达能力薄弱。此外,在翻译教学方面,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翻译思维方式的训练,帮助学生实现从源语思维到译语思维的自动转化,从而提高翻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