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金属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离子与蛋白质结合反应的研究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血清白蛋白(SA)是哺乳动物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它能够储存和转运众多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稀土金属离子是一种研究生物大分子体系的有效探针,同时其自身的生物效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鉴于稀土离子和血清白蛋白在化学、生物学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性和目前对二者结合反应的研究报道较少、较为零散的现状,本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详细地研究了稀土离子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对血清白蛋白对稀土铽离子(Tb3+)的荧光敏化增强效应进行了分析,首次用敏化荧光法确定了Tb3+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类型和结合位点数;并以Tb3+为探针,测定了其他稀土离子对Tb2SA体系敏化荧光的猝灭,发现稀土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呈现“四分组效应”,钇离子的位置向轻稀土方向移动。 用同步荧光法并辅以普通荧光法对不同浓度稀土离子及pH诱导的血清白蛋白构象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发现稀土离子使色氨酸(Trp)残基的荧光峰位置蓝移,荧光强度降低;酪氨酸(Tyr)残基荧光峰位置不变,稀土离子浓度较低时,荧光峰强度降低,而当浓度较高时,Tyr残基荧光峰强度反而增强。据此推断了稀土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中Trp残基微环境和Tyr残基微环境及构象的变化并与pH引起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最后研究了锕系元素钍与BSA的相互作用及其他一些相关体系;用紫外光谱法进行了稀土离子与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辅助研究,补充和印证了荧光法得出的结论。 以上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金属离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规律,对研究稀土离子的生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的研究方法及讨论对生物无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摘要(ABSTRACT)化学,分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凯在个人的复风格音乐创作中几乎解决了当下在音乐艺术中存在的许多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如绝对的抽象、言之无物等,因而被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伟大作曲家之
随着休闲时代的到来,温泉旅游作为旅游休闲产业中重要部分,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同时温泉资源具有天然稀缺性和生态脆弱性。因此,有关温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大
研究生是科技现代化的主力军,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质量出现下滑现象。从发挥导师的学术引领作用、认真撰写第一篇学术论文、加强学术交流活动、培养严谨的学术道德四方面对研究
以Ti粉,炭黑为初始原料,采用反应球磨技术(RBM)直接合成了纳米晶TiC1-xNx粉体,晶粒尺寸达到20nm,粉末粒径达到100nm。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合成粉体的物相组
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投资管理按照投资的方式可以分为公益性投资、基础性投资以及竞争性投资三大类,并且这三类分别由中央政府部门、地方政府部门、以及相关企业承担。深化国企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中国的金融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巨量的资金需求对金融服务贸易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为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出去"和"引进来"、实现金融资源的全球流动和
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以及存在何种未遂形态一直是理论界非常有争议的问题之一。在从结果加重犯的构成要素、犯罪未遂基础理论、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问题等方面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多西他赛(Docetaxel)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抑制作用,探讨作用过程中与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多西他赛对MD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