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表面温敏性水凝胶涂层的制备及生物学效应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ce_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Ti)及其合金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骨科植入物和各类腔道支架中,然而术后失效的情况仍然存在,失效的原因主要为植入物表面骨整合性能差、表面不具备抗菌性以及毒性金属离子的溶出。针对上述瓶颈问题,本研究通过阳极氧化在Ti、Ti-6Al-4V和镍钛(NiTi)合金表面构建纳米结构,再将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温敏性水凝胶接枝到该表面。纳米结构的构建,可以降低基体材料的表面模量,使其具有骨诱导性,促进骨整合。PNIPAM水凝胶质地柔软平滑,可减少基体材料毒性离子的溶出,同时对细胞生长具有积极影响。另外,PNIPAM具有温度响应,可结合纳米结构实现对细菌的选择性抑制。本文重点研究了纳米级形貌对PNIPAM温敏特性的调控作用,揭示了具有纳米结构和PNIPAM水凝胶涂层的材料表面对细菌选择性抑制的现象及机制。所得的结论如下:(1)通过阳极氧化在Ti表面构建了直径约100 nm的紧密排列的纳米管结构,在Ti-6Al-4V表面形成的纳米管直径小于100 nm,在NiTi表面则形成了孔径为370nm~450 nm的纳米孔结构,并成功将PNIPAM水凝胶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原位生长到纳米结构表面,水凝胶涂层厚度约为30~100 nm。温敏性PNIPAM水凝胶的负载减少了多孔NiTi的镍离子溶出,降低了材料的表面硬度,同时,赋予了材料表面温敏响应特性。纳米结构的存在可放大上述温敏响应特性。(2)选用毒性金属离子含量更多的改性NiTi作生物学评价。结果发现,负载PNIPAM水凝胶的多孔NiTi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性能和细胞相容性,呈现出良好的体外成骨和成血管性能。其机理为:25℃时,PNIPAM表面的水化层对细菌粘附有抑制作用,能阻止细菌定殖于样品表面,37℃时,PNIPAM构象转变,水化层坍塌,但水分子滞留在纳米孔中,使细菌粘附位点减少,降低细菌粘附,但体积更大的细胞的粘附并不受影响;另外,通过构建纳米结构和负载水凝胶,样品表面模量和硬度降低,这对细胞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同时,适量的Ni2+释放提高了样品的体外成血管性能。(3)负载PNIPAM水凝胶的多孔NiTi具有优异的体内抑菌性和骨整合能力。通过测定植入小鼠皮下样品表面的细菌数和样品周围组织的炎症症状,证明了该样品具有良好的体内抑菌性能。体内成骨实验表明该样品周围新骨生成量最多,且新骨与植入物的结合最为紧密,证明该样品具有最佳的骨整合能力。
其他文献
目前,氢能在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高效稳定的固态储氢技术对氢能源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氢化镁(Mg H2)因其重量轻、理论储氢容量高、成本低和可逆性良好等优点而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固态储氢材料之一。然而,Mg H2还存在氢解吸速度缓慢和分解温度过高等固有缺陷。针对上述缺陷,本文将多种磷化物采用球磨法均匀地掺杂到Mg H2中,用以提高Mg H2的储氢
学位
作为过渡族金属硼化物陶瓷的一员,硼化铌(Nb B2)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和冶金等领域。另外,其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涂层材料,用于飞行器鼻锥、航空发动机的喉衬、喷管位置以及耐磨损部件。然而由于Nb B2自身的强共价键和低扩散系数导致难以制备致密的Nb B2复合涂层。为实现Nb B2复合涂层致密化,将Nb-B4C和Nb2O5-B4C-Al反应体系引入等离子
学位
当前,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锂离子储能器件占据了市场的主要部分。然而与锂资源相比,钾具有地壳储量丰度高、电解液中迁移速率更快等优点,被认为是代替锂离子储能器件的重要技术路线。钾离子微型混合电容器(Potassium Ion Micro Hybrid Capacitors,PIMHCs)具备高能量/功率、长寿命等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后锂时代微型储能器件。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钛酸钾(K2Ti6O13,K
学位
尖晶石镍锰酸锂(LiNi0.5Mn1.5O4)材料以其高能量密度、三维锂离子扩散通道、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最有前途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高工作电压下电极/电解液之间严重的界面副反应以及晶体结构的不稳定性使其容量衰减迅速。本文从形貌调控入手,通过共沉淀与水热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碳酸盐前驱体,经预烧、混锂、高温煅烧制得LiNi0.5Mn1.5O4材料。通过在共沉淀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来调控前驱体
学位
二维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物理化学特性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其中,黑磷(BP)作为新兴导电二维材料,因具有独特的褶皱晶格结构和较高的气体吸附能,在传感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报道的BP基气体传感器仍存在灵敏度低、环境稳定性差、选择性有限等问题。本研究通过自组装、自聚合等手段对BP纳米片进行表面修饰,有效改善了其环境稳定性并显著提高了其气体传感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自组装技术,对液相剥离的
学位
通过太阳能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对CO2减排和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CO2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子,这意味着CO2还原反应具有很高的能垒,采用光催化剂可以降低CO2还原反应的能垒,促进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的高效进行。尽管已经报道了大量用于光催化CO2还原的催化剂,但其中大多数都存在载流子复合率高、选择性不可控、CO2捕获能力差等问题。因此,设计和制备用于光催化CO2还原的高活性催化剂依
学位
氮化硼(BN)气凝胶是一类由微纳BN结构单元组装而成的三维多孔轻质材料,在能源储存、催化剂载体、环境修复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开发具有优异性能的BN气凝胶以及对BN气凝胶进行修饰改性对于实现BN气凝胶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基于多孔BN纤维的BN气凝胶的可控合成及修饰改性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硼酸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结合冷冻干燥制备了密胺二硼酸(M?2B)气凝胶作
学位
锂硫(Li-S)电池由于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600 Wh Kg-1)和理论比容量(1675 m Ah g-1)成为最有潜力的下一代储能系统。然而,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以及缓慢转化过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利用催化材料加快锂硫电池中的缓慢动力学成为了实现锂硫电池优越性能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以杂原子掺杂碳为基体材料负载过渡金属单原子作为锂硫电池硫载体,一方面通过物理限制和化学吸附多硫
学位
骨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导致人类残疾的重大疾病。在过去的30多年中,人们在治疗骨肿瘤的技术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瘤段切除与重建的保肢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截肢术。但是在临床治疗中,通常会在肿瘤切除手术后产生残留的肿瘤细胞和较大的骨缺损,从而使得肿瘤复发和肢体功能受损。因此,开发一种兼具抗肿瘤和促成骨的双重功能的新型植入体具有重要意义。钛(Ti)因其优良的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而作为植入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但
学位
在富勒烯笼内包入不同金属元素形成的内嵌金属富勒烯不仅兼具碳笼和内部金属的内禀属性,还会通过二者的融合孕育出全新的物化性质。得益于新颖的核-壳结构和特殊性质,其在纳米催化和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理论计算是研究内嵌金属富勒烯的结构、深入揭示其不同性质和预测其应用的重要手段。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多种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几何结构、电子性质、成键特征和化学反应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