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BN@ZIFs复合材料的可控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太阳能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对CO2减排和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CO2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子,这意味着CO2还原反应具有很高的能垒,采用光催化剂可以降低CO2还原反应的能垒,促进光催化CO2还原反应的高效进行。尽管已经报道了大量用于光催化CO2还原的催化剂,但其中大多数都存在载流子复合率高、选择性不可控、CO2捕获能力差等问题。因此,设计和制备用于光催化CO2还原的高活性催化剂依旧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沸石咪唑盐框架(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ZIFs)是一类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微孔容积及较高稳定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由于其具有出色的CO2吸附能力,在光催化CO2还原领域已经有了很好的应用。然而具有单金属活性中心的纯ZIF材料由于高载流子复合率和低太阳光利用率,严重降低了CO2的还原效率。本论文有针对性地对ZIF材料进行金属离子掺杂和功能性复合,制备了多种基于ZIF材料的新型光催化剂,并从催化剂能带结构、CO2吸附活化、电子-空穴对分离等角度分析了催化剂的催化能力及催化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室温下采用一步法快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Zn/Co比例的Zn/Co-ZIF材料。研究了Zn/Co比例对Zn/Co-ZIF形貌、结构、电荷分离效率和C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金属活性中心的存在既可以通过调节Zn/Co-ZIF的孔结构,促进CO2的吸附能力;也可以改变Zn/Co-ZIF的带边位置,进一步使Zn/Co-ZIF的能带结构和电子转移行为发生改变。此外,双金属活性中心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影响从而优化Zn/Co-ZIF的电子结构,促进了光生电荷的分离。双金属Zn/Co-ZIF展现出更强的CO2光催化活性以及催化选择性,其中Zn/Co-ZIF(2:3)性能最为出色,CO的产率分别是单金属ZIF-8和ZIF-67的2.1倍和3.2倍。(2)以具有丰富孔道结构和高比表面积的多孔氮化硼微米纤维(p-BNMF)作为基底,通过原位合成法使Zn/Co-ZIF纳米晶体均匀生长在p-BNMF表面,制备出p-BNMF@Zn/Co-ZIF复合催化剂。研究了生长次数对p-BNMF@Zn/Co-ZIF形貌、结构、电荷分离效率和C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与纯Zn/Co-ZIF相比,制备的p-BNMF@Zn/Co-ZIF复合材料不仅展现出更强的光吸收能力,并且Zn/Co-ZIF与p-BNMF由于紧密的界面连接以及合适的能带结构从而形成了TypeⅡ型异质结,提高了电子空穴的定向迁移、分离能力;此外,分级孔结构的存在加速了CO2分子的传输,使CO2分子能够更好地与氮化硼表面的活性官能团和Zn/Co-ZIF中的活性位点发生相互作用,使CO2的线性分子结构变弯曲,促使其转变成碳活性物种,从而增强了光催化CO2还原性能。其中p-BNMF@Zn/Co-ZIF(2)表现出最高的CO2还原活性,尤其是CO产率达到了152.2μmol?g-1,是Zn/Co-ZIF(2:3)的6.7倍,CH4产率也增加到10.2μmol?g-1。此外,我们还选择了多孔氮化硼纳米纤维(p-BNNF)和氮化硼纳米片(BNNS)作为基底与Zn/Co-ZIF进行复合,并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与p-BNMF@Zn/Co-ZIF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以明确p-BNMF在复合催化剂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增加对尾矿的多样化利用,本工作利用含铁废弃尾矿作为铁源,通过球磨法制备了基于含铁尾矿的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高级氧化技术中降解含双酚A(BPA)废水,以期达到“以废物治废水”的目的。本课题使用四种含铁尾矿催化剂进行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钼尾矿为原料所制备的含铁尾矿催化剂(MT)具有最佳的活化性能,并且在MT/PMS体系中当溶液初始pH由3增加到9后,BPA的降解效率由100%下降到64.2%。
学位
为了探究负脉冲对7075铝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固定正向电流密度为150 m A·cm-2,调整负向电流密度的方式制备了不同的微弧氧化涂层。首先分析了不同负向电流密度对电压-时间响应曲线和涂层形貌的影响,着重对比了负向电流密度为75和300 m A·cm-2(S1和S2)下微弧氧化反应行为的差异。通过分析电压-时间响应曲线、涂层形貌和物相组成等实验结果,研究了两模式下微弧氧化涂
学位
交通运输、航空航天以及军事领域的迅猛发展,不仅要求整体材料具有抗冲击吸能性能,而且希望能够在结构上具有轻质高强和吸能性能。铝基多孔材料可以很好的满足需求,但其制备工艺相对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难以控制。本研究围绕铝粉和玻璃空心微珠粉末,设计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铝基多孔复合材料。本论文采用预成型烧结法和热压烧结法,均可成功制备出玻璃空心微珠/铝复合材料。在烧结过程中,预成型烧结法与热压烧结法不同,热压烧结法
学位
Ti-Cu合金具有良好的比强度与比刚度,以及抗菌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在航空发动机、人体骨骼与义齿等方面被广泛的应用。研究发现Ti-Cu合金的微观组织对合金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满足苛刻环境对Ti-Cu合金的性能要求,研究Ti-Cu合金微观组织转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论文研究了Ti-(4,7,10wt.%)Cu合金的铸态与热处理态的组织演变规律、室温力学性能、断裂机制与模拟人体体液
学位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药学的快速发展,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重要的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治疗人类疾病和畜牧养殖,但过度使用会致使含有大量残留抗生素的废水被排至水环境中,导致生态系统和公众健康承受巨大风险。采用吸附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抗生素是一种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方法,高效吸附剂是吸附法大规模应用的前提和条件。多孔六方氮化硼具有孔隙结构多样和高温稳定性的优点,具备成为完美吸附
学位
目前,氢能在环境不断恶化的时代背景下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高效稳定的固态储氢技术对氢能源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氢化镁(Mg H2)因其重量轻、理论储氢容量高、成本低和可逆性良好等优点而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固态储氢材料之一。然而,Mg H2还存在氢解吸速度缓慢和分解温度过高等固有缺陷。针对上述缺陷,本文将多种磷化物采用球磨法均匀地掺杂到Mg H2中,用以提高Mg H2的储氢
学位
作为过渡族金属硼化物陶瓷的一员,硼化铌(Nb B2)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良好的高温抗氧化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和冶金等领域。另外,其也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涂层材料,用于飞行器鼻锥、航空发动机的喉衬、喷管位置以及耐磨损部件。然而由于Nb B2自身的强共价键和低扩散系数导致难以制备致密的Nb B2复合涂层。为实现Nb B2复合涂层致密化,将Nb-B4C和Nb2O5-B4C-Al反应体系引入等离子
学位
当前,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锂离子储能器件占据了市场的主要部分。然而与锂资源相比,钾具有地壳储量丰度高、电解液中迁移速率更快等优点,被认为是代替锂离子储能器件的重要技术路线。钾离子微型混合电容器(Potassium Ion Micro Hybrid Capacitors,PIMHCs)具备高能量/功率、长寿命等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后锂时代微型储能器件。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钛酸钾(K2Ti6O13,K
学位
尖晶石镍锰酸锂(LiNi0.5Mn1.5O4)材料以其高能量密度、三维锂离子扩散通道、成本低廉等优点成为最有前途的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高工作电压下电极/电解液之间严重的界面副反应以及晶体结构的不稳定性使其容量衰减迅速。本文从形貌调控入手,通过共沉淀与水热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碳酸盐前驱体,经预烧、混锂、高温煅烧制得LiNi0.5Mn1.5O4材料。通过在共沉淀过程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来调控前驱体
学位
二维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物理化学特性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其中,黑磷(BP)作为新兴导电二维材料,因具有独特的褶皱晶格结构和较高的气体吸附能,在传感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报道的BP基气体传感器仍存在灵敏度低、环境稳定性差、选择性有限等问题。本研究通过自组装、自聚合等手段对BP纳米片进行表面修饰,有效改善了其环境稳定性并显著提高了其气体传感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自组装技术,对液相剥离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