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司法权威典型犯罪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uetian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利用刑事法律手段来应对各种非法行为对司法权威的挑战,是世界各国法治实践的普遍规律。本文选择了“妨害司法权威典型犯罪研究”这一课题,在大量比较各国相关法例的基础上,联系我国法治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如何防治五种类型妨害司法权威的典型犯罪作了较系统的研讨。 本文由总论一章与各论五章两个部分构成。 在第一章总论中,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探讨司法职能和司法权威的本质规定性,来建构一个理论模型,以便为分析各种妨害司法权威的具体犯罪提供理论基础。第一章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三项: 第一项工作是明确本文主题研究的基本理论背景。主要在对司法概念的历史考察、对执法职能与司法职能的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诠释司法权威的概念与要素。本文把司法权威界说为“由司法拘束力和司法公信力所构成的,在社会纠纷中定分止争、唤起服从的公共性力量”;提出了司法权威以司法拘束力为必要要素,以司法公信力为核心要素的观点;同时,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对以刑法手段保护司法权威的必要性作了扼要分析。 第二项工作是界定妨害司法权威行为的概念。通过讨论妨害司法权威行为的法律属性、侵害的客体、直接妨害与间接妨害、司法外部行为与司法内部行为、妨害司法权威行为与现行刑法上妨害司法法定类罪的关系,对典型意义上的妨害司法权威行为作了界定,即,它们是从司法外部以违法方式直接妨害司法拘束力和司法公信力的行为。 第三项研究工作是在前述讨论的基础上,建构妨害司法权威行为的理论模型。本文把妨害司法拘束力和司法公信力的典型行为概括为五种类型:一为破坏法庭秩序,二为妨碍事实认定,三为抗拒裁判执行,四为僧越司法职权,五为贬损司法尊严。 在五章各论中,本文采用比较法学方法,对妨害司法权威的五种典型犯罪分别进行了研究。 在第二章“破坏法庭秩序法定个罪研究”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境外法域相关法例的比较考察。首先,对普通法系的藐视法庭罪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分析了民事藐视与刑事藐视各自的特点,并对刑事藐视八种类型之一的“当面藐视法庭”(大体相当于破坏法庭秩序的犯罪)进行了讨论:其次,对大陆法系防治破坏法庭秩序的两种立法模式作了探讨。 第二个问题是对我国现行刑法中扰乱法庭秩序罪的诊释。从法律实然的角度讨论了扰乱法庭秩序罪的构成特征、罪与非罪的一般认识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处罚原则。 第三个问题是从法律应然的角度探讨如何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本章重点)。首先,讨论了刑法现行条款在罪状表述上存在的法律漏洞和笔者提出的弥补方案;其次,讨论了在法定刑种类和幅度规定上应予适当调整的建议;最后,从理论上比较分析了对此种犯罪审理程序上四种观点的利弊得失。 在第三章“妨碍事实认定学理类罪研究”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一是对境外法域相关法例进行了比较考察。首先,考察了普通法系中,以伪证罪为主体的有关妨碍法庭认定事实的各种犯罪,并重点讨论了伪证罪在主体范围、诉讼过程内外、虚假陈述、实质问题、意图误导法庭和是否宣誓等六个方面的特点;其次,分别对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中的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刑事立法进行了比较。 二是对我国现行刑法中相关犯罪的诊释。从法律实然的角度分析了伪证罪,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以及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打击报复证人罪等五种犯罪的构成要件。 三是从法律应然的角度探讨了我国相关刑事立法中的漏洞及其弥补问题(本章重点)。本文以案例实证分析的方式,对现行刑法中证据类犯罪条款中的六个最为典型的法律漏洞,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讨论了每个法律漏洞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应当采取的弥补方式,讨论了对相关法律条款加以修订的必要性,讨论了关于调整相关刑事立法政策的理论设想。 在第四章“抗拒裁判执行法定个罪研究”中,主要讨论了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境外法域相关法例的比较考察。首先,对普通法系中民事藐视法庭犯罪(大体相当于抗拒裁判执行的犯罪)作了分析和概括;其次,比较考察了大陆法系在惩治抗拒裁判执行犯罪方面的两种立法模式。 第二个问题是对我国现行刑法中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诊释。在概述我国历史上相关刑事立法简况的基础上,从法律实然的角度,分析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 第三个问题是从法律应然的角度讨论我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本章重点)。首先,对现行刑法“拒执罪”条款在罪状表述上的语义混乱进行了分析;随后,讨论了该条款的罪状表述与立法目的有所抵悟、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本文关于设立“抗拒强制执行措施罪”的理论设想。 在第五章“膺越司法职权学理个罪研究”中,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境外法域相关法例的比较考察。首先,比较考察了两大法系在防治以“媒体审判”方式侵夺司法职权方面的法例;其次,比较考察了两大法系在防治利用公权力“阻碍审判”方面的法例。 第二
其他文献
中国今天的环境问题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秦汉时代在黄河流域普遍发展农耕业,以及为防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内侵,在黄土高原上驻兵屯田,大规模的伐垦森林和草原,使原来就非常脆弱
中国-瑞士自贸区是中国与传统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区,作为"南北合作"的典型,其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梳理中国、瑞士双边贸易合作现状基础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转型期,世情、国情发生深刻的变化,人的行为、生活、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促进了人的开放、竞争、公平意识的普
近年来,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也成为各级政府和理论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在阅读和归纳分析相关文献
社会救助和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高低与市场物价密切相关,应当随着市场物价变化而相应变动。通过对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含义、建立
近年来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系统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性能。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环境和说话人的改变导致了训练和测试条件的不匹配,使得系统的识别性能显著下降。语音识别要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贸易电子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政府上网开展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的共识。1999年“政府上网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纷纷加快电子政务建设
本文结合世界政府管制的理论发展介绍了电信等网络形公共企业的重组理论实践和中国电信业改革实践,分析政府控制公共企业的演变和政府改革浪潮对公共企业的影响,得出电信走向竞
学位
学习外语就意味着接触一种新文化。文化教学是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教学中应注意的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使外语学习者通过这种比较发现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交往的教学过程观之后,如何运用教学交往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师生交往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对这方面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