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子口岸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onerc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贸易电子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政府上网开展电子政务已成为世界的共识。1999年“政府上网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构纷纷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从1999年开始,海关总署和外汇管理局开始联合开展网上业务协作,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0年,海关总署会同有关国家部委,在“金关工程”总体框架下开始进行“中国电子口岸”的开发建设。电子口岸采取“电子底帐+联网检查+联网服务”的新型管理机制,有利于实现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的充分共享和交换。2001年6月,“中国电子口岸”在全国正式推广运行,已有大批的项目和系统应用于各口岸“大通关”流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管理和社会效益,并表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 本论文对电子口岸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有益地探讨。论文分为三部分。首先,论文对电子口岸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介绍,从电子口岸的内涵、整体框架、构成要素、功能、运作流程以及对进出口业务综合管理的重要意义。接着,论文对电子口岸的三大类应用项目和六大类应用子系统展开了阐述,深入地分析了电子口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信息共享问题、标准体系问题、企业意识问题等。最后,论文针对性地提出了电子口岸建设的对策建议,即:要从宏观管理的高度,从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三流合一的角度来进行,切实加强宏观管理,推进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口岸信息化建设、网上银行建设、信息安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 电子口岸在我国出现也不过四年时间,其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还有许多原理、技术、制度等待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其他文献
2004年<中国制造业1000强>报告显示,企业只有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才能被列入榜中。排在榜首的中国宝钢和中国一汽的销售额均突破1200亿元。这说明我国的企业已经取得了长足
现代军事信息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日渐明朗,以军事信息系统为对象的信息战作为一种全新的作战形式走上了现代战争的历史舞台。交战双方把遏制和破坏对方的信息网络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管理也在发生着深刻地变革。当前人们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对我国制造企业管理现状的调查,将六西格玛理论引
本文论述了高精度程控数字电压表的设计原理及实现的方法。该电压表可实现对交直流电压,电流、频率、周期、温度等物理量进行高精度测量,并具有量程手动、自动切换、结果的液晶
中国今天的环境问题有其历史发展的过程。秦汉时代在黄河流域普遍发展农耕业,以及为防御北部游牧民族的内侵,在黄土高原上驻兵屯田,大规模的伐垦森林和草原,使原来就非常脆弱
中国-瑞士自贸区是中国与传统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自贸区,作为"南北合作"的典型,其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在梳理中国、瑞士双边贸易合作现状基础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转型期,世情、国情发生深刻的变化,人的行为、生活、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促进了人的开放、竞争、公平意识的普
近年来,现代物流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并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也成为各级政府和理论界共同探讨的话题。在阅读和归纳分析相关文献
社会救助和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标准高低与市场物价密切相关,应当随着市场物价变化而相应变动。通过对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含义、建立
近年来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系统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性能。但是在实际应用时,由于环境和说话人的改变导致了训练和测试条件的不匹配,使得系统的识别性能显著下降。语音识别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