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髓劳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Kv1.3mRNA的影响

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b16591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补肾生血法对30例慢性髓劳病患者治疗6个月,通过外周血象、中医证候积分等数据的疗前、疗后对比,观察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髓劳病的临床疗效及疗前疗后骨髓中Kv1.3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性变化,并与10位志愿者组成的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以了解慢性髓劳病患者Kv1.3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性。探讨Kv1.3mRNA表达水平变化与慢性髓劳病发病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从而推测补肾生血法治疗慢性髓劳病可能存在的的疗效机理。方法:①选择30位已确诊的慢性髓劳病患者为治疗组,采用补肾生血法对这些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治疗,观察并记录这些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外周血象等在治疗前后的变化;②采集这些患者用补肾生血法治疗前后的骨髓,采用RT-PCR法检测骨髓液中Kv1.3mRNA表达水平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①患者经补肾生血法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80.0%,患者经补肾生血法治疗六个月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中医证候积分较疗前也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血象各项指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患者骨髓中Kv1.3mRNA表达水平在经过补肾生血法治疗六个月后,表达水平明显上升,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骨髓中Kv1.3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补肾生血法对于慢性髓劳病的临床治疗具有肯定意义,无论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中医证候、还是提高外周血象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疗效。②慢性髓劳患者Kv1.3mRNA表达水平的低表达状态可能与慢性髓劳的病机存在某种关系。③补肾生血法可能通过调节Kv1.3mRNA表达水平而调节整合素介导的造血微环境损伤,从而提高骨髓造血能力,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最终达到治疗慢性髓劳病的目的。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飞速发展的今天,移动通信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快捷和便利。作为本地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天津移动也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集团客户市场发展是
目的:观察养血行血方对视神经萎缩视功能的保护作用,以探求中医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新道路。同时为开发出便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有效方药创造条件。方法:1.通过养血行血方治疗视
以多波段光学成像制导武器系统的半实物仿真需求为牵引,探讨多波段多目标复杂场景仿真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多波段投影系统和目标大视线角显示系统,重点研究了共口径多波段投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参芪五苓饮治疗儿童脾虚湿盛型紫癜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脾虚湿盛型的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平行、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
目的:观察以益气健脾法治疗脾胃虚弱证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选取在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乳腺科门诊的经确诊为乳腺增生病的患者,根据
<正>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就是要缓解围手术期病人的不安与恐惧,帮助患者维持最佳的身心状态。目前的术前访视虽然强调了语言交流的技巧与方法,也
会议
炎症是十分常见而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可发生于机体的任何部位和任何组织,人类的大多数疾病常与炎症过程有关。炎症也是机体最重要的保护性反应,人类得以长期生存离不开炎症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基层社会救助面临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认定存在偏差、动态管理困难,专项救助和临时救助形势复杂,基层社会救助经办能力建设薄弱等问题。新型城
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中医院脑病科2014至2016年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的情况,探讨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痰证"症状与血脂指标、"瘀证"症状与凝血
本文从经济发展水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比较优势和对外投资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福建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探讨福建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