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有关同伴反馈的研究成果,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研究,探讨了两组高二学生在英语写作同伴反馈活动中扮演不同角色后在情感态度和英语写作方面产生的变化。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实验中的课堂观察,实验后的个案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及实验前后学生写作成绩。基于数据分析,本研究有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发现:首先,数据分析显示,随着活动持续不断地开展,两组学生对于同伴反馈活动中各自扮演的角色慢慢地从不太愿意接受转变为积极地对待。在情感方面,提供反馈班学生虽然在一开始评价文章时因有畏难情绪而产生了痛苦的情感,但是对于同伴文章的好奇以及逐渐习得的反馈策略使得他们快乐参与活动。同样,匿名条件以及学生对于活动带来的新鲜感使接收反馈班组学生逐渐摆脱了面子问题带来的痛苦,慢慢地以快乐的情感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参与态度方面,提供反馈班的大部分学生(不受英语水平高低,批改文章的质量高低的影响),都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反馈经验,形成反馈策略,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接收反馈班学生的参与态度则随着得到反馈点的多少以及自身英语水平的高低而有所变化。得到的反馈点越多,自身英语水平越高,学生参与态度越趋向积极。在效果评价方面,两组学生都认为同伴反馈活动在改进写作内容和组织方面特别有效果。其次,实验后访谈数据表明,经过一学期的同伴反馈活动,大部分接收反馈班学生的读者意识和错误意识得到了提升,更加关注读者感受和提醒自己避免一些可能的错误,而提供反馈班中只有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会在写作时从读者角度考虑文章的表达和避免相似错误。对比实验前后学生写作成绩(包括总成绩和各项小分成绩)发现,两个班在一学期的同伴反馈活动后,写作成绩都有显著提高。其中接收反馈班在写作内容,组织,语言,词汇和规范五个方面有显著提高,而提供反馈班可能因为没有同伴的压力以及受老师批改时重语言错误分析影响,写作规范方面提高不明显;除此以外,其他四方面也有显著提高。这点与文献中有关不同角色学生在各写作层面都有显著进步的发现不同。此外,对比两个班学生各项写作成绩的增长幅度,我们可以发现接收反馈班在总成绩以及语言和词汇方面比提供反馈班进步地更快,而提供反馈班则在内容和组织方面比接收反馈班提升幅度更大一些。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就如何在高中设计和实施英语写作同伴反馈活动提出了一些尝试性建议,希望对改进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