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旨在对民族地区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促进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但对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开展特色村寨建设是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如何带动少数民族致富、增加家庭收入更是一个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如何促进特色村寨建设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面对村寨建设的诸多问题,需要探索一条适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发展的路子。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开展休闲农业既可以促进特色村寨建设,实现生态、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增加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同时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开展休闲农业与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通过实证研究表明,这些政策大部分都得到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和认可,基本上让少数民族群众满意。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开展休闲农业,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结果来看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本文通过对特色村寨建设中开展休闲农业的意义探讨旨在强调其重要性;通过对发展休闲农业坚持的原则、评估标准以及村民满意度实证研究研究探讨,旨在把握未来发展休闲的方向;通过对其发展机遇、挑战、优势、劣势的探讨,旨在趋利避害,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对目前几种休闲农业的模式的探讨为特色村寨建设中发展休闲农业提供现成的经验。本文第二章从探讨了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开展休闲农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理论意义主要包括:丰富和完善了特色村寨建设的理论;生态文明与民族文化的有机统一;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发展休闲农业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现实意义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村民增收;发展新型旅游;保护好古村落的有效途径。第三章探讨了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开展休闲农业的原则、评估标准以及对恩施州两个特色村寨建设居民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突出特色原则;彰显文化魅力原则;村民参与原则。对特色村寨中发展休闲农业的预期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现农民增收;促进村寨建设;区域辐射。从实证分析来看,少数民族群众对发展休闲农业总体基本满意,大部分人都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农户的个体特征对满意度评价没有影响;基础实施对满意度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收入水平对满意度至关重要,比较显著;非收入其他因素对满意度评价不显著。第四章探讨了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其主要的优势包括一是政策优势;二是文化优势;三是生态优势。劣势包括农产品市场相对市场狭小、品牌效应低、农民技能不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三个方面。其主要的机遇包括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抓住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机遇、抓住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机遇三个方面;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村民投入与产出失衡的挑战、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难以协调的挑战、处理好政府主导与村民参与的关系等三个方面。第五章、第六章探讨了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开展休闲农业的具体方式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其主要方式包括开展特色生态农业建设、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及建设特色度假村。在特色村寨建设中发展休闲农业的方式方法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于本人学习知识及能力的限制,还有很多方面有待于完善,恳盼日后和本领域的专家共同探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