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进行了复方盐酸曲马多缓释微丸的处方前、制剂学、稳定性及药动学研究。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曲马多缓释微丸、异丙嗪缓释微丸的体外释放度及两个主药的基本性质。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曲马多缓释微丸的制剂含量和释放度。考察了主药间的配伍变化,结果表明两者间有配伍禁忌。制备了异丙嗪-β-环糊精,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异丙嗪原料相比,包合物对光、热、湿度的稳定性增强。 采用挤出-滚圆法分别制备曲马多、异丙嗪素丸,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粘合剂用量、捏合时间、筛板孔径、挤出速度、滚圆速度、滚圆时间、滚圆载物量对微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粘合剂用量、滚圆速度和滚圆时间对微丸收率有较大影响。23析因试验优化结果表明,在三种因素的高水平条件下能获得圆整度好、收率高的微丸。 以Eudragit NE30D为包衣材料对素丸包衣,对影响微丸释放度的包衣工艺因素和包衣液处方因素进行考察,选出了较佳的工艺参数:投料量为13~18g,包衣温度为21~24℃,喷雾压力为中压,喷液速度为1.0ml/min。对包衣液处方的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以8%的包衣液浓度,3%的致孔剂用量,20%的抗粘剂用量进行包衣所得包衣微丸的缓释效果较好。对制剂稳定性考察的结果表明,复方制剂稳定性好。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内血药浓度,以普通复方制剂为对照,研究了复方曲马多缓释胶囊在家犬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普通胶囊与缓释胶囊的AUC分别为曲马多1168.52±163.14ng·mL-1·h、1279.85±132.76ng·mL-1·h,异丙嗪588.88±102.96ng·mL-1·h、606.52±75.90ng·mL-1·h;普通胶囊的Cmax、Tmax分别为曲马多136.67±27.42ng·mL-1、2.02±0.22h,异丙嗪35.00±2.30ng·mL-1、沈阳药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2.31士0.34h;缓释胶囊的Cm叫、Tm拙分别为曲马多97刀1士23.16ng·mL1、6.48士0.34h,异丙嗓20*7士1.45ng·mL’、6.02士0.22h。表明与普通胶囊相比,缓释胶囊血药浓度相对平稳,达峰时间有所延长,峰浓度下降。缓释胶囊与普通胶囊生物利用度相近。缓释胶囊体内吸收和体外释放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