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的学习与掌握是高中生在外语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取得英语高分的关键。虽然英语的教学活动自始至终都受到社会各类学者的普遍关注,英语教师仍然应该在课堂实践中注重对英语语法的作用。英语,作为中国高中生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都可能会相应地受到母语的影响。其中,正面的影响会促进学生学习的效果与积极性(在迁移理论中称为正向迁移或正迁移)。相反,消极的影响会妨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在迁移理论中称为负向迁移或负迁移)。无可置疑的,大多数中国高中生在接受第二语言英语的过程中会受母语所造成的负迁移的影响。更重要的,汉语负迁移已经成为影响高中生提高英语成绩的主要阻碍,影响着高中生的学习情况。纵观古今以及国内外的文献与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学者已经对迁移理论进行了广泛的以及深刻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提高了后来学习者对语言迁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证明了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迁移的培养是实际可行的,并且会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因此,在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之后,本人试图借助语言迁移作为理论支撑,来验证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语法教学中,注重学生语言迁移理论(正迁移)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效果以及积极性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首先对语言迁移理论进行了简单的历史回顾,其中包括对比分析理论,错误分析理论以及中介语理论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其次,详细阐述了语言迁移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二年级15班和16班两个班级的共90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班同学作为对照班级,也就是在英语语法教学中采取常规的教学模式,而16班的45名同学作为实验班,也就是说在教师在传授英语语法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迁移意识。在实验过程中,主要采取试卷测试,调查问卷以及SPSS(社会调查软件)进行收集以及分析数据。通过最后数据结果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实验班的同学英语语法学习情况较好,英语成绩提升幅度较大。而对照班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提升不明显。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就是将中介语理论融入到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并且通过分析所得出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老师在有目的,有意识的情况下注重对学生语言迁移理论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希望本研究可以在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方面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对今后的更深入的研究能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