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关系着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从1979年算起,已经有27年的历史。现在是第三个阶段,即解决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重点、难点问题的“攻坚”阶段。国企改革过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无论从激励约束机制的角度看,还是从企业本身在市场中的业绩表现看,都存在一些问题,即最核心——人才的激励约束问题没有解决好。人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有创造能力的因素,人也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国企经营者是企业最具资源整合力的人力,也是决定企业兴衰与发展的最关键的人才。国企经营者对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企业的前途命运与他们的管理行为息息相关。而充分调动经营者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关键是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与优化。现实中由于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缺陷而导致其行为的异化,进而危及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造成大量人才外流、国有资产流失,可谓触目惊心。因此,设计科学合理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是当前全世界所有企业都在致力专注的工作和努力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现代企业理论界目前十分活跃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 提高国有企业的质量和水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和造就优秀的企业经营者队伍、塑造经营者(企业家)发挥作用的环境与土壤。这其中有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设计和运用科学的企业经营者业绩评价系统,选拔经营者人才,考评经营者业绩;其二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励和约束经营者的行为。 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是利用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历史分析和现状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剖析在激励约束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分析激励约束机制问题的成因及危害,系统地提出了国企经营者业绩评价体系,并重点研究了经营者薪酬激励、精神激励和职务消费激励,从外部约束和内部约束两个界面深入分析了经营者约束机制,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 在理论分析方面,本论文从管理激励理论与经营者激励约束,委托代理理论与经营者激励约束以及人力资本理论与经营者激励约束三方面,基本概念和一般理论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归纳和评述,以此奠定了本论文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