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法司法解释是准确适用刑法的基础和前提,其发展史表明,对司法解释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已经使它跳出了绝对禁止法院或法官解释刑法的“牢笼”。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各国司法机关都在广泛的运用这一权力,从而“力图使有关相对稳定的需要和变化的需要方面这种相互冲突的要求协调起来”。①当然,我国也不例外,198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准许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可以分别就审判工作和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这是“两高”进行司法解释的法律依据。但是,实际的运作发生了异化。本文从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出发,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行文中主要用了概念分析法、演绎归纳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等。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五个部分,全文约32000字。 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反思,通过对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总体回顾,揭示了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存在的问题,即:为数不少的司法解释突破现行刑法规范的文本含义,重新立法,这不仅违背了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更违背了现行宪法的规定;同时,这些大量不规范司法解释的实施,使得司法机关在具体应用法律的过程中,不是严格按照刑法规定的内容决定应当适用的条文,而是在现有的司法解释中寻找相适应的条款,这使得现行刑法在某种程度上被架空,破坏了刑法的完整性,从而造成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的功能错位。 第二部分从我国实际行使刑法司法解释权的主体出发,指出某些非法定主体解释刑法时暴露出的弊端;进而从理论的视角阐释,我国应从立法的角度予以肯定的司法解释主体;同时指出,一元多级制的司法解释体制是解决我国刑法司法解释体制弊端的根本出路,笔者并不反对各级法院和案件审理的法官享有解释刑法的权力,但是主张,这种权力应当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能违背罪刑法定基本原则的要求而随意解释刑法,不
其他文献
在联系日益紧密的当今世界,人们对获取用异种语言(非母语)表达的信息和知识的需求空前增长,机器翻译和跨语言信息检索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随之出现新的热潮。但目前的机器翻译系
图像分割就是指把图像分成各具特性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它是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也是计算机视觉技术中首要的、重要的关
近年来,财政性基础教育投入总量虽有所增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增长更快,因而出现了基础教育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现状。在基础教
郭熙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画论家,其画论思想集中在《林泉高致集》里。北宋时期,儒、道、禅思想全面发展,这在郭熙的绘画理论中也得到了体现,本论文试图通过文本的细读
中国是举世闻名的陶瓷发源地,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也是人类迈向文明门槛的见证。陶器是远古先民的重大发明,充分体现了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先民物质文化
口语词汇是经常在口头交际中使用到的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词汇,但目前对它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现代汉语词汇典》中的口语词汇进行穷尽性的
随着轮胎力学研究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E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激光测距技术已被逐步引入到轮胎生产和研发过程中。CAE仿真已经成为轮胎研发的重要环节,但CAE仿真前后处理
<正>在"2007中国‘数字交通’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开幕式上,交通部总工程师蒋干代表部党组致辞时充分肯定了信息化和数字交通在我国交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交通部
课程的基础乃知识,知识论一直是课程论研究领域的核心课题;中外课程改革的历史已经证明,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意味着有什么样的课程观与教学观。21世纪伊始,语文新课程改革对
学生的数学观由数学知识观、数学学习观和对数学的心理认知三部分构成。在内隐社会认知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把内隐社会认知和数学观的研究结合起来,了解学生内隐数学观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