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灯新话》是中国明朝小说家瞿佑的代表作,在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的文学特别是江户时期的读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关于《剪灯新话》与日本文学的题材、主题的关系的研究很多,但是涉及到具体作品的研究较少。《雨月物语》里的《夜归荒宅》被认为是取材自《剪灯新话》的《爱卿传》。即上田秋成以《剪灯新话》为基础创作出的小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案小说,而属于再创作的作品。中国的古典文学传到日本的过程,通常是经过翻译、翻案、再创作这三个阶段。日本文坛对《剪灯新话》的接受过程也呈现出这样的三个阶段。《剪灯新话》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从形式到内容,从表面到精神渗透。《爱卿传》日本化的过程经历了木版印刷、刻本、翻案(《游女宫木野》)以及再创作(《夜归荒宅》)这几个阶段。上田秋成以《爱卿传》为母本,结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日本文学的因素以及其自身的思想,以流畅华美的笔调创作出了《夜归荒宅》。从《爱卿传》和《夜归荒宅》的内容来看,二者的出场人物、地点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有其相似与相异之处。从这些异同之处可以窥见上田秋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摄取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传到日本之后如何变化、如何被吸收的过程。本论文试图从这些异同点入手,具体分析上田秋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吸收过程。通过比较《爱卿传》与《夜归荒宅》,在这个过程中整理涉及到《剪灯新话》和《雨月物语》之不同、来分析作品之间的关联和异同。并通过分析二者的创作背景,探讨《夜归荒宅》的产生原因。第一章简要介绍两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并简述有关《剪灯新话》在东亚圈的传播以及其对上田秋成的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章阐述两部作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首先分析二者的相同点,主要通过都在战乱的背景下展开故事、叙事方法与语言表达的一致、丈夫都与苦等丈夫回家的妻子的亡魂度过一夜、通过诗歌来表达感情等方面来叙述。对于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从主人公的身份、离别时主人公的言行、离别后妻子在家的生活状态、再次相会的情景、结尾时主人公的命运及作品的悲剧性这五个方面的不同来阐述。第三章从两部作品完成时的各自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的经历来分析异同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上田秋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摄取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日本化的过程。从《夜归荒宅》中可以看到多部作品的痕迹,除了受到中国的《爱卿传》的影响,其与日本的《今昔物语》、《万叶集》、《砧》、《源氏物语》、《伽婢子》乃至上田秋成本人的《世间妾形气》也有紧密的联系。上田秋成从这些作品中汲取营养,所以从文学角度来看《夜归荒宅》比浅井了意的《游女宫木野》有更深的造诣,称得上是再创作的佳作。上田秋成不仅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置换成了日本,也在作品里加入了日本式的元素和他自身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夜归荒宅》是一篇彻底日本化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