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卿传》和《夜归荒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i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剪灯新话》是中国明朝小说家瞿佑的代表作,在传入日本之后,对日本的文学特别是江户时期的读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关于《剪灯新话》与日本文学的题材、主题的关系的研究很多,但是涉及到具体作品的研究较少。《雨月物语》里的《夜归荒宅》被认为是取材自《剪灯新话》的《爱卿传》。即上田秋成以《剪灯新话》为基础创作出的小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翻案小说,而属于再创作的作品。中国的古典文学传到日本的过程,通常是经过翻译、翻案、再创作这三个阶段。日本文坛对《剪灯新话》的接受过程也呈现出这样的三个阶段。《剪灯新话》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从形式到内容,从表面到精神渗透。《爱卿传》日本化的过程经历了木版印刷、刻本、翻案(《游女宫木野》)以及再创作(《夜归荒宅》)这几个阶段。上田秋成以《爱卿传》为母本,结合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日本文学的因素以及其自身的思想,以流畅华美的笔调创作出了《夜归荒宅》。从《爱卿传》和《夜归荒宅》的内容来看,二者的出场人物、地点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有其相似与相异之处。从这些异同之处可以窥见上田秋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摄取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传到日本之后如何变化、如何被吸收的过程。本论文试图从这些异同点入手,具体分析上田秋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吸收过程。通过比较《爱卿传》与《夜归荒宅》,在这个过程中整理涉及到《剪灯新话》和《雨月物语》之不同、来分析作品之间的关联和异同。并通过分析二者的创作背景,探讨《夜归荒宅》的产生原因。第一章简要介绍两篇小说的故事梗概,并简述有关《剪灯新话》在东亚圈的传播以及其对上田秋成的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章阐述两部作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首先分析二者的相同点,主要通过都在战乱的背景下展开故事、叙事方法与语言表达的一致、丈夫都与苦等丈夫回家的妻子的亡魂度过一夜、通过诗歌来表达感情等方面来叙述。对于二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从主人公的身份、离别时主人公的言行、离别后妻子在家的生活状态、再次相会的情景、结尾时主人公的命运及作品的悲剧性这五个方面的不同来阐述。第三章从两部作品完成时的各自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文化背景以及作者自身的经历来分析异同产生的原因。并阐述上田秋成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摄取以及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日本化的过程。从《夜归荒宅》中可以看到多部作品的痕迹,除了受到中国的《爱卿传》的影响,其与日本的《今昔物语》、《万叶集》、《砧》、《源氏物语》、《伽婢子》乃至上田秋成本人的《世间妾形气》也有紧密的联系。上田秋成从这些作品中汲取营养,所以从文学角度来看《夜归荒宅》比浅井了意的《游女宫木野》有更深的造诣,称得上是再创作的佳作。上田秋成不仅把故事发生的背景置换成了日本,也在作品里加入了日本式的元素和他自身的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夜归荒宅》是一篇彻底日本化的小说。
其他文献
蓄积量是森林资源的重要指标,随着高空间分辨率遥感(RS)技术的发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在森林资源调查和管理中应用的不断深入和普及,3S及其集成技术进行
为了研究海洋酸化和气候变暖对海洋生物的联合作用,按照文献[4]和[7]中对海洋环境变化的预测趋势,设置了3组海水,即对照组(pH为7.93 ~ 7.99,水温T为18℃)、试验组E3(在对照组基础
分裂式变压器的一般结构形式是,高压绕组由几条支路并联组成,低压绕组分裂成额定容量相等的几部分,分别与高压绕组各支路实现较紧密的耦合。分裂的低压绕组之间没有电的联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
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升温,国内外汉语口语教材,不论是在编写理论还是编写原则上,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出版发行的汉语口语教材,虽然数量较多,但是精品却是少之又少。
目的:探讨了全自动日立生化分析仪的保养与维护,并在使用过程中总结经验。方法: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仪器的日常维护保养。结果:通过正确维护保养生化分析仪,建立并执行日常保养
韩国汉语高考是对高中汉语教学进行总体的评价。因此该考试可谓是国家高中汉语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本稿通过对试题的研究,可以为汉语的教与学提供全面的、有效的反馈信息。韩国
目前,国内外土木工程领域内大量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加固工程结构或结构构件。然而在传统的非预应力(粘贴)加固方法中,由于CFRP只能在结构构件开裂甚至屈服后才能发
山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而引起的疾病。本病以急性或慢性的肝炎、胆管炎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中毒、水肿、腹泻、贫血、营养不良等症
30余年来版权自身的扩张、半个世纪以来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张扬以及近20年来数字复制与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网络2.0参与式文化时代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合力,这股合力将版权与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