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本次纳入临床观察的病例均选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外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因患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而行LC且术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经中医诊断为肝郁气滞证的患者,共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在LC术后予西医常规抗炎、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抑酸等治疗,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后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术后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者予加味柴胡疏肝散水煎剂100m L日两次口服,至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停止服药。通过监测记录患者出现症状后12h、24h、36h、48h、60h、72h的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肠鸣音等症状体征情况及入组时患者CRP值和胃肠功能障碍缓解后的CRP值分析判断两组受试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的总体情况,从而评价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31.50±13.35h早于对照组50.10±14.22h;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40.47±13.65h、较对照组62.57±14.19h更早;两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胃肠功能障碍出现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值,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症状缓解后,治疗组与对照组CRP水平均恢复到正常,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CRP恢复时间发现,治疗组的恢复时间63.60±7.15h明显低于对照组65.60±6.09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后在12~48h,治疗组肠鸣音恢复的患者例数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0~72h两组肠鸣音恢复的患者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12h、24h、36h、48h,治疗组肠鸣音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后12~48h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等级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0级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而Ⅰ~Ⅳ级患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8~60h,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均基本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0~72h,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均消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腹胀程度评分在症状出现后12~48h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出现后60~72h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治疗组中治愈患者占16.67%,显效患者占60.00%;对照组中治愈患者占6.67%,显效患者占33.33%;两组总显效率对比,治疗组76.67%高于对照组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服用加味柴胡疏肝散,能加速患者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增加肠蠕动,减轻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同时也改善了CRP水平,减轻了肠道的炎症反应,加快了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为围手术期应用中药加快患者康复提供一定的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并分析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变化趋势和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及中医症状,探讨中医症状与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相关性,为制定高血压病防控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以便指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材料与方法:研究一采用历史常规资料分析法,收集2015-2019年辽宁中医药大学新生入学体检资料,选取部分体检数据,包括:性别、年龄、血压测量值、既往病史等信息,分别计算201
目的:通过观察60例患有吞咽障碍阴虚风动型中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的改变,来讨论眼针项针联合应用治疗阴虚风动型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眼针项针联合应用的意义与价值,为将来的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思路与办法。材料与方法:筛选辽宁中医康复中心脑病K3科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共筛选出60名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原则按照1:1比例均匀随机将其
目的:观察中药通心络胶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双心疾病提供更多思路。材料与方法:对所纳入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伴焦虑抑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通心络胶囊,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两组疗程均设定为5周。对试验前后两组受试者的心绞痛情况、中医证候情况、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
目的:通过整理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医学网三个数据库自建库以来有关PCI术后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中药治疗类文献,并统计、分析中医证型、证候、治则及用药特点。结合论文二降气达郁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总结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的辩证诊疗思路,以期为中医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文献研究: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医学网,对自建库以来至2020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超重/肥胖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各证型代谢指标之间的差异,探究超重/肥胖患者的各中医证型与代谢指标的关系,为中医临床治疗超重/肥胖提供观察数据。材料与方法:收集2018.09-2020.9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的超重/肥胖患者,另收集同期正常BMI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计算结果,分为正常组(BMI<24
目的:本研究旨在整理宋代官修医书《圣济总录》中治疗痢疾的条文,明晰宋代对痢疾一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及组方规律,以期对归属于痢疾的现代疾病诊疗提供用药指导。材料与方法:使用《中华医典》搜索《圣济总录》一书中关于痢疾的条文,将符合要求的条文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网络版)进行标准化,使用分析模块对中药、方剂、证候等进行分布统计、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网络等分析,并梳理论述痢疾病因病
目的:研究总结近十年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等中文数据库中,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的相关文献,运用Excel、SPSS25.0软件对文献中的中药进行整理并分析,以此为依据,归纳总结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为临床上治疗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选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资料与方法:通过收集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在中国知网(CNK
目的:探究张艳教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核心药物、常用药对、聚类组方,以期阐明张艳教授独到的用药规律,同时总结张艳教授治疗本病证的学术思想。材料与方法:采集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期间,服用张艳教授所开立的中药汤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有效的病例,整理患者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分级、既往史、临床症状及中药处方信息并录入Excel表中,统计基本信息的分布,计算出所用中药的频数频率,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评价运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G2A1期至G3a A2期)的患者一般情况及疗效;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究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材料与方法:1.通过分析收集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肾病(G2A1期至G3a A2期)患者的病历。对初次就诊患者性别、年龄、舌质、舌苔、脉象以及治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与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相关指标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探讨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及中医辨证客观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内一科和辽宁省人民医院住院,并行冠脉造影(CAG)等检查被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患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