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与代谢综合征及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a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植物雌激素是来源于植物的非类固醇的化合物,在结构上与内源性的雌激素非常相似,所以此类化合物对雌激素受体(ER)α和β都有很强的亲和性,故其对人体的能量代谢、细胞周期调控、细胞衰亡、癌症的发生发展等过程都有重要影响。目前缺乏关于人体血液中植物雌激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及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也缺少系统性总结。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为探索植物雌激素与代谢综合征及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  研究方法:针对血液植物雌激素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危险性的相关研究,本文主要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设计,收集293例代谢综合征以及264例健康对照的血液样本,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血液中七种植物雌激素水平。本文使用荟萃分析的方法在Pubmed,Embas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23项随机对照干预研究,总结大豆异黄酮干预对女性子宫内膜厚度影响。针对植物雌激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研究,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采集了36名子宫内膜癌患者,22名行子宫手术的非子宫内膜癌患者,以及与上述病例组年龄相匹配的对照组58人,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血液七种植物雌激素水平。  研究结果:本文研究发现中国人群的血浆总大豆异黄酮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危险性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在所有的雌马酚生成者中我们观察到,雌马酚浓度最高组比最低组的腰围少3cm。另外还发现,雌马酚浓度与受试者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正相关关系。同时也观察到黄豆苷元浓度升高与腰围超标危险性降低以及空腹血糖超标的危险性升高的趋势。关于大豆异黄酮干预与子宫内膜厚度改变的荟萃分析结果在总体研究汇总中未发现大豆异黄酮干预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改变在实验与对照组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分组分析中发现在北美洲的研究人群中,大豆异黄酮干预后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下降0.23mm,而在亚洲的研究人群中干预后内膜厚度增加0.23mm。此外,每日大豆异黄酮干预大于54mg时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下降0.26mm。本文在人体血液植物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浆中的肠二醇水平与对照组比明显偏低,患子宫内疾病的患者的血浆中木酯素类植物雌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也明偏低。  研究结论:本文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植物雌激素水平的升高与代谢综合征危险性的降低存在相关关系,此为首次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血浆植物雌激素与代谢综合征危险性的相关研究,为我国人群的饮食预防,尤其是植物性食物及豆类的摄入预防代谢综合征提供了依据。本文荟萃分析结果提示,大豆异黄酮的每日干预剂量大于54mg可以降低绝经后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但不同地域的女性接受大豆异黄酮的受益存在差异。本研究为该领域的首项荟萃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为不同地域的女性使用大豆异黄酮干预剂量及预防子宫内膜厚度增加提供了指导依据。此外,本文研究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液中的植物雌激素水平,尤其是木酯素类的植物雌激素水平与健康人存在差异,为此后进行的大规模人群病例对照及生存分析研究提供了线索和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材料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半导体薄膜以及低维结构的制备与物性研究已成为当今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其中氧化物半导体薄膜及其低维结
激光探测凭借其优异的空间分辨率、灵敏度、准直性、单色性及全天候等特性成为了主动遥感中高精度测距和成像的首选方式。而为了适应激光雷达对于快速成像的帧速要求,使用线阵
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中,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渐进性丢失,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出现。但是,在这个变性过程中,残存的DA能神经元还同时发生再生现象,即脑的黑
随着全球网络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信息安全已成为人们不可忽略的一个重点课题。由于光学图像加密技术本身具有处理速度快、并行传输性、生产成本低等
单光子探测器在生物医学、红外成像和未来的量子通信领域有广泛应用。本论文的主要目标是单光子探测器的研究。不同于传统的基于雪崩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的单光子探测器,本
ROF技术是应高速大容量无线通信需求,新兴发展起来的将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相结合起来的无线接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铜缆和波导传输,ROF拥有巨大的带宽资源,并且可以很好的解决“
学位
统计表明,造成许多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司机麻痹大意或者过度疲劳引起的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的车道偏离。为杜绝此类交通事故,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得到广泛重
在监控视频领域中,为了增加传输的安全性和减少传输带宽资源,视频图像数据在传输之前要进行加密和压缩的操作。近年来,随着基于混沌的图像加密方法的深入研究和压缩感知的出现,为
氮化镓(GaN)是一种宽禁带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学和光学性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Cu掺杂GaN稀磁体系因其所具有的显著的室温铁磁性(RTFM)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