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类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以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容积缩小为特征,导致肺功能不全进而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对IPF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课题研究miR-199a-5p介导IPF患者来源MSCs(IPF-MSCs)衰老的机制,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类与年龄相关的疾病,以进行性肺间质纤维化和肺容积缩小为特征,导致肺功能不全进而死亡,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对IPF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本课题研究miR-199a-5p介导IPF患者来源MSCs(IPF-MSCs)衰老的机制,并通过抑制miR-199a-5p使IPF-MSCs衰老程度下降提高其功能并增强其对IPF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分别从IPF患者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供者的脂肪组织中分离IPF-MSCs和control-MSCs,培养并鉴定。利用Western blotting、细胞累积群体倍增曲线、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细胞衰老;运用Ki67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情况;γ-H2AX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DNA损伤情况;RT-PCR检测miR-199a-5p水平;用透射电镜(TEM)检测细胞自噬。采用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来评估anti-miR-199a-5p-IPF-MSCs的治疗效果。结果IPF-MSCs 与 control-MSCs 表面标志物相似。与 control-MSCs 相比,IPF-MSCs的细胞衰老程度显著增加,增殖能力明显下降。与健康供体和control-MSCs相比,IPF患者血清中和IPF-MSCs中miR-199a-5p的表达明显升高。上调miR-199a-5p可诱导control-MSCs衰老,而下调可抑制IPF-MSCs的衰老。机制上,miR-199a-5p通过下调Sirt1的表达,通过AMPK信号通路抑制MSCs的自噬,导致细胞衰老。因此,抑制miR-199a-5p通过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促进自噬,抑制IPF-MSCs的衰老。与IPF-MSCs相比,移植anti-miR-199a-5p-IPF-MSCs可提高其抗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进展的能力。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miR-199a-5p通过调节Sirt1/AMPK信号通路抑制自噬,诱导IPF-MSCs衰老;下调miR-199a-5p可抑制IPF-MSCs的衰老,提高其对IPF的纤维化沉积及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因此,miR-199a-5p是提高IPF-MSCs治疗功能的新靶点。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据GLOBOCAN 2020最新统计,胃癌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着国人的身体健康,给国家和社会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根据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结果显示,我国胃癌患者分期主要以进展期为主,约占全部胃癌患者的80.3%。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胃癌筛查的逐步重视,早期胃癌患者比例逐年增加,预后相对较好。对于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者,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可行内镜下EMR或ESD手
背景残余肾功能(RRF)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护因素。然而,自动化腹膜透析(APD)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RRF的影响目前尚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探讨APD和CAPD在RRF下降速度、RRF丧失风险(<1ml/min)、无尿风险(<100ml)三方面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以进一步明确APD对RRF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
研究背景冠心病(CH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现有患病人数超过1100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CHD有效且常用的方式。随着PCI技术的进步、基层医院PCI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CHD患者从药物洗脱支架中获益。然而,支架内再狭窄(ISR)是PCI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威胁CHD患者的健康。目前ISR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为了更好地鉴别出ISR的群体,本研
目的:回顾性分析202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此为背景,探讨微流控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微流控LAMP)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用WHONET 5.6对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下呼吸道标本2527份结果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统计分析。同时收集临床确诊或
背景:二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 stroke,AI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与脑损伤的加重相关,但机制未明。近期研究报道,肠道菌群可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T2D的肠道菌群紊乱特征为产丁酸菌丰度的降低。然而,T2D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是否加重AIS损伤及改善其肠道菌群是否可缓解脑损伤,目前仍不清楚。目的:对比合并和不合并
研究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是成体所有血细胞谱系自我更新的来源。在临床上,通过移植HSC治疗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然而HSC的数目稀少并且多数患者会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限制了 HSC的临床应用。因此,HSC的体外再生研究将会对临床治疗有重大影响,而探究HSC发育的调控对HSC再生和临床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胚胎内第一个HSC首
目的1.探讨术前 CT 淋巴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lymphography,CT-LG)在腔镜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定位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应用价值。2.探讨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和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双示踪在荧光腔
研究背景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PP)传统上定义为女孩在8岁之前、男孩在9岁之前出现第二性征。近三十多年来,世界各地关于青春期发育起始时间的横断面研究提示,女孩青春期发育的起始年龄有逐年下降的趋势。1999年劳森威尔金斯儿科内分泌学会建议提前性早熟界定年龄,在白人女孩及非洲裔女孩分别为7岁和6岁。但是这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大多数儿科内分泌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仅根据横断面流行病学调
目的:回顾性分析Wang手术治疗低龄漏斗胸的围术期相关指标,探讨Wang手术治疗低龄漏斗胸的疗效与技术特点,为低龄漏斗胸的手术治疗提供新方案、新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接受胸廓畸形矫治术治疗的漏斗胸病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Wang手术组与改良Nuss手术组。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Wang手术组共纳入患者125例,改良Nus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在全球癌症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三位。转移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2%-14%,因此研究结直肠癌转移的潜在机制至关重要。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即肿瘤生长的环境,免疫反应是其生物学特性之一。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受免疫应答机制的不断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