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是成体所有血细胞谱系自我更新的来源。在临床上,通过移植HSC治疗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然而HSC的数目稀少并且多数患者会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限制了 HSC的临床应用。因此,HSC的体外再生研究将会对临床治疗有重大影响,而探究HSC发育的调控对HSC再生和临床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胚胎内第一个HSC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HSCs))是成体所有血细胞谱系自我更新的来源。在临床上,通过移植HSC治疗白血病在内的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然而HSC的数目稀少并且多数患者会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限制了 HSC的临床应用。因此,HSC的体外再生研究将会对临床治疗有重大影响,而探究HSC发育的调控对HSC再生和临床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胚胎内第一个HSC首先发现于E10.5(Embryoday 10.5,E10.5)小鼠胚胎的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region,AGM区),通过内皮向造血细胞转化而来。胚胎头部是造血干细胞发育的又一新位点。头部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于胚胎头部血管内皮细胞,并能够贡献成体造血系统。胚胎头部造血发育受卵黄囊来源的巨噬细胞调控。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 1(Wip1)属于蛋白磷酸酶 2C(protein phosphatase type 2C,PP2C)家族中的成员,是PPM1D基因编码的一种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参与多种信号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Wip1参与了多种生物学过程,比如在成体血液系统研究中,Wip1调控小鼠成体HSC的衰老;在小鼠胚胎造血发育中,Wip1参与小鼠胚胎AGM区HSC发育的调控。但是Wip1对小鼠胚胎头部造血发育的调控作用迄今未知。本论文利用Wip1敲除小鼠模型,考察Wip1对小鼠胚胎头部HSC发育的调控机理研究。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Wip1对小鼠胚胎头部造血干、祖细胞的影响:通过活细胞计数考察Wip1对小鼠整个胚胎头部的影响,流式分析观察Wip1对小鼠胚胎头部CD3 1+c-Kit+造血簇的影响,CFU-C实验检测Wip1对小鼠胚胎造血祖细胞的影响,继而通过体内移植实验检测Wip1缺失胚胎头部HSC功能的作用。进而通过流式分析Wip1缺失胚胎头部中巨噬细胞的表达,qPCR检测小鼠胚胎头部中相关炎性因子表达情况及共培养研究Wip1通过对巨噬细胞的调控从而影响胚胎头部造血发生的机理。2、研究Wip1对小鼠胚胎卵黄囊红系-髓系祖细胞(Erythroid and MyeloidProgenitors,EMP)和巨噬细胞的影响:采用流式分析的方法检测小鼠胚胎卵黄囊中EMP和巨噬细胞的数目和比例,确定Wip1对卵黄囊中EMP和巨噬细胞的影响。研究结果1、Wip1缺失小鼠胚胎头部细胞数减少。2、Wip1缺失小鼠胚胎头部造血簇数目没有显著差异,但绝对数减少。3、Wip1缺失小鼠胚胎头部造血祖细胞功能减弱。4、Wip1缺失小鼠胚胎头部HSC功能减弱。5、Wip1缺失小鼠胚胎头部中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显著升高,而内皮细胞中对应的促炎性因子受体表达量没有变化。6、Wip1缺失的小鼠胚胎卵黄囊EMP在E10.5数目减少,但在E11.5比例增多。7、Wip1缺失小鼠胚胎卵黄囊中巨噬细胞比例和数目均未见差异。结论1、Wip1调控胚胎头部造血祖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发育。2、Wip1参与胚胎头部造血发育的调控,可能通过巨噬细胞分泌促炎性信号因子来介导的。3、Wip1缺失后的E10.5胚胎卵黄囊中EMP细胞数显著减少,E11.5胚胎卵黄囊中EMP细胞比例显著上升,而巨噬细胞基本不受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在对后天获得性脑损伤患儿癫痫发作生物节律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在人体生物节律建立前和后造成脑损伤的这两部分患儿其癫痫发作的节律特点及睡眠情况的不同,以探索癫痫发作时间分布节律的形成机制。方法:搜集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住院且出院诊断为“癫痫”的患儿,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确定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本研究以人体中心体温最低的时间点(05:00)为起点
目的了解我院近10年DFI病原菌的分布特点以及相应抗生素耐药性变迁情况,为本地区DFI的经验性抗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近10年348例DFI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一般临床资料、检验指标、创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药敏结果。结果1.我院DFI患者以>60岁的老年男性、Wagner2级的慢性溃疡多见。创面微生物培养提示G+菌多于G-菌,真菌感染也不容忽视。其中,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G-菌
研究背景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皮肤病,易复发。目前认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A是银屑病发病的关键因子。最新研究表明,IL-15和组织常驻记忆Tissue resident memory T,TRM)细胞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和复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IL-15与其受体的重要组成成分CD122(IL-15Rβ)结合,可能促进TRM细胞的形成与功能。本实验旨在研究抗CD122抗体
提出了一种电力系统故障区域录波自动分析方法并进行了系统的研制,该系统是基于广域信息的继电保护实时评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故障区域录波自动分析系统可自动生成本次事故的综述,以及所有录波的时序分析、动作行为判断、定值灵敏度分析、模拟量分析、外回路分析、采样回路分析、定值分析、压板分析等功能,并对波形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告警。通过自动分析系统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故障录波分析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
研究背景: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而CKD患者的血管钙化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血管钙化的机制与骨生成过程有类似之处,在高磷高钙、氧化应激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刺激下,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经历了成骨样分化的过程。氧化应激在CKD患者的血管钙化进程中起关键作用。
研究背景及目的据GLOBOCAN 2020最新统计,胃癌已成为全世界最常见的癌症之一,严重威胁着国人的身体健康,给国家和社会增加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根据中国胃肠肿瘤外科联盟数据结果显示,我国胃癌患者分期主要以进展期为主,约占全部胃癌患者的80.3%。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胃癌筛查的逐步重视,早期胃癌患者比例逐年增加,预后相对较好。对于早期胃癌无淋巴结转移者,在符合适应证的前提下可行内镜下EMR或ESD手
背景残余肾功能(RRF)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保护因素。然而,自动化腹膜透析(APD)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对RRF的影响目前尚存在争议。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探讨APD和CAPD在RRF下降速度、RRF丧失风险(<1ml/min)、无尿风险(<100ml)三方面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荟萃分析,以进一步明确APD对RRF的影响。方法1.选取201
研究背景冠心病(CHD)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我国现有患病人数超过1100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CHD有效且常用的方式。随着PCI技术的进步、基层医院PCI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CHD患者从药物洗脱支架中获益。然而,支架内再狭窄(ISR)是PCI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威胁CHD患者的健康。目前ISR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为了更好地鉴别出ISR的群体,本研
目的:回顾性分析202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痰液和肺泡灌洗液)标本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此为背景,探讨微流控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微流控LAMP)在老年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用WHONET 5.6对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下呼吸道标本2527份结果的数据进行处理,并统计分析。同时收集临床确诊或
背景:二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T2D)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 stroke,AI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并且与脑损伤的加重相关,但机制未明。近期研究报道,肠道菌群可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T2D的肠道菌群紊乱特征为产丁酸菌丰度的降低。然而,T2D患者的肠道菌群紊乱是否加重AIS损伤及改善其肠道菌群是否可缓解脑损伤,目前仍不清楚。目的:对比合并和不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