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6年-2007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n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文化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围产保健工作开展情况,产科质量以及新生儿科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围产儿死亡率的下降离不开围产医学的建立和兴起: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围产医学主要研究分娩前后一定时期内孕妇的各种疾病以及新生儿、婴儿的生理、病理情况,是一门多学科交叉,需要各方面共同协作的新学科。20世纪70年代围产医学的兴起使得围产儿死亡率较建国初期大大下降,也使得孕妇及胎儿、婴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在政府及相关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浙江省围产保健工作已经处于国家优秀行列,围产儿死亡率也下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仍比象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高,和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更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分析围产儿死亡资料,找出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保健部门提供信息,提高我省的围产医学,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进一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论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都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自2002年以来,浙江省以整群抽样的方式在全省30个区(县)建立围产儿死亡监测点,详细了解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发病及死亡情况,以此来评估浙江省围产保健工作的开展情况。在30个监测点中所有出生的围产儿作为监测对象。2006年~2007年浙江省30个监测点共有围产儿出生444212例,死亡5215例,各个监测点有专人进行死亡围产儿的相关信息登记,整理,所有信息上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对外保健部,保健部将所有个案信息录入SPSS13.0软件中。本文就以2006年~2007年30个监测点监测到的死亡围产儿的信息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围产儿死亡率,并找出围产儿死亡原因。研究目的1.获得浙江省2年的围产儿死亡个案的信息;2.分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我省的围产保健工作提供相关资料,找出应对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资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按照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统计围产儿数,2006年~2007年间30个监测点共有围产儿出生444212例,占全省围产儿总数的58.25%,死亡5215例,各个监测点将死亡围产儿的相关信息进行个案登记,整理,上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对外保健部。保健部有专人进行校对,核实信息准确无误后,录入SPSS13.0软件中。围产期的标准按照《妇产科学》的围产期标准Ⅰ,以妊娠满28周(胎儿体重≥1000g和(或)身长≥35cm)的死胎、死产及出生7天内死亡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5215例均符合要求。围产儿数的计算时间按浙江省卫生厅妇幼卫生信息报表的要求,即3+1的计算模式(上一年度的第4季度加本年度的第1~3季度为本年度的资料),对死亡的漏报计算为规定上报截至前发现的漏报记入本年度统计范围,截至后的漏报数记入下年度。2.分析方法1.计算围产儿死亡率:1)在SPSS13.0软件中,将5215例死亡的围产儿按照死胎、死产、出生七天内死亡的新生儿进行分类,获得各个分类的死亡围产儿的例数及所占比例。2)2006年~2007年,30个监测点共有围产儿444212例围产儿,获得2年间30个监测点的平均围产儿死亡率。同法计算出各个地区的围产儿死亡率。3)将各个地区的围产儿死亡率进行比较。2.分析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按照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在SPSSl3.0软件中,对5215例死亡围产儿以母亲因素,胎盘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新生儿疾病,出生缺陷疾病六大死亡因素进行分类,得出各个具体死亡原因的围产儿例数及其相关信息。但因各个死亡原因中可能有交叉重叠,一个死亡围产儿可能存在多个因素。2)将围产儿死亡的六大分类做进一步分析:母亲因素的有731例,将731例因母亲疾病死亡的围产儿按照不同的母亲疾病进行分类,得出不同病因类别的死亡围产儿数。从中获得各个疾病别的围产儿死亡比例。3)其他因素同法处理,获得相应各个因素中的死亡围产儿的比例并排序。3.分析与围产儿死亡相关的社会因素:1)在SPSS13.0软件中,按照死亡围产儿母亲的户口类型(本省本市、本省外市、外省)对死亡围产儿的信息进行分类,得出各个分类中死亡围产儿的例数及其相关信息。2)在本省(包括本省本市和本省外市)的死亡围产儿中,对孕产妇的家庭经济状况按照上、中、下三等水平进行分类,得出相对应的比例。对流动人口进行同法处理。3)按照母亲初次建卡的孕周进行分类(未建卡者单独列出),得出各个建卡孕周的围产儿死亡例数。同法获得不同产前检查次数的围产儿死亡例数。结果1.2006年~2007年,浙江省30个监测单位共有5215例围产儿死亡,其中死胎3416例,死产299例,出生七天内死亡的新生儿1500例,平均死亡率为11.74‰,宁波地区最高,为14.04‰,舟山地区最低,为9.32‰。2.围产儿死亡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本文按照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方案,将死亡因素分为母亲因素、脐带因素、胎盘因素、胎儿因素、新生儿疾病、出生缺陷疾病;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前四位死亡原因顺次为出生缺陷,胎儿因素中的早产,新生儿窒息以及脐带缠绕。3.与围产儿死亡相关的社会学因素:①流动人口的围产儿占总死亡数的39.58%,围产儿死亡率为13.75‰,较本地户籍的围产儿死亡率10.42‰,明显偏高。②本地户籍母亲的经济水平以中等居多,流动人口家庭经济以中等偏下居多,两组有统计学差异。③母亲未建立围产期保健卡的围产儿死亡占37.33%,流动人口占75.64%;产前检查次数与围产儿死亡率有极大相关性。孕前检查≤3次的孕妇围产儿死亡比例占了51.77%,而产前检查达到系统保健要求的孕妇围产儿死亡比例占28.48%,两者相比有非常大的差异。结论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率总体水平较低,但是仍有下降的空间,努力做好围产保健的每一个环节,加大对流动人口的孕产期保健,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可避免的围产儿死亡,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尤其是流动人口部分。
其他文献
人事管理改革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事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必须要与各项改革同步发展才能摆脱其当前所处的困境。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要从理
叙述了现阶段煤炭质量管理及其新要求,提出了提高煤炭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从国内现状和国际大背景两方面来看,由于高校自身的改革需要和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不得不转变原有的一些观念,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更新和转变。为了适应时代的
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是两种高效节水的作物栽培技术,在改变农田下垫面性质和能量平衡、调节土壤温度及改善土壤水分状况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达到提高经济产量、减少水分无效消
2004年,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简称ERM)的出台为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理念与方法上的指导,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管理当局及各利益相关者对风险管理的要求。目前,国
博物馆的陈列设计最能表现该馆的性质,是博物馆最直接与观众接触与交流的部分。景观陈列是自然历史博物馆常用的一种展示方式,它能够将自然界动物、植物与其生活环境的相互关
随着城市机动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尾气排放影响因素下的交通网络设计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在解决环境和交通等问题中有着重要的现实
仿射不变特征量不受传感器获取图像的视点和相机参数变化的影响,与其它特征量相比,在稳健性、重复率、区分度、适用范围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近年来,仿射不变特征提取理论及
语言的学习是知识内化与外化的有机融合,内化需要在静态下完成,外化需要在动态下完成,而动静结合的教学艺术关系到语言的学习能否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动静结
投资基金涉及三方:管理人、托管人和持有人。基金持有人是基金资产的最终所有人,享有基金资产带来的一切收益;基金托管人是基金资产的名义持有人与保管人;基金管理人是负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