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全球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病。目前钩体致病机制尚未阐明。本实验采用热酚法提取钩体强毒株56606v株(v-LPS)和减毒株56606a(a-LPS)株的LP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全球广泛流行的人兽共患病。目前钩体致病机制尚未阐明。本实验采用热酚法提取钩体强毒株56606v株(v-LPS)和减毒株56606a(a-LPS)株的LPS,SDS-PAGE电泳后用Pro-Q Emerald 300染色LPS比较两者分子量差异,a-LPS与v-LPS均位于15 KDa-25 KDa之间,但a-LPS的分子量稍小于v-LPS。用ELISA和Real-time PCR检测刺激小鼠骨髓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表达发现a-LPS的活性较高。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对各表面包裹LPS的1?m乳胶微珠的吞噬情况,发现两种LPS包被珠子的吞噬率无显著差异。另外,利用v-LPS刺激小鼠骨髓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发现v-LPS与已报道的L-LPS不同,其主要受体是TLR4,而不是TLR2。为了更好的研究钩体病宿主免疫反应,我们首次成功建立了钩体56606v株感染C56BL/6小鼠的急性模型,可引起小鼠黄疸和出血典型的钩体病症状。比较56606v株感染WT和TLR4-/-小鼠后的临床及病理表现。用HE染色比较两者组织病理情况以及用免疫组化观察钩体在组织的分布,另外用Real-time PCR检测在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的细胞因子表达。结果显示,TLR4-/-小鼠体内钩体载量较WT小鼠高,黄疸和肝损伤相对较为严重,而WT小鼠炎症因子高表达,出血严重。综上所述,钩体致病性可能与L-LPS的结构和生物学活性差异相关。本实验首次成功建立钩体小鼠急性感染模型,证实TLR4通过介导炎症因子信号转导,有效调节宿主免疫反应和控制钩体在体内增殖,影响黄疸和肝损伤以及免疫病理引起的出血。为进一步研究脂多糖引起的信号通路以及钩体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甘蓝型油菜突变体是油菜功能基因组分析的重要材料。本文通过对突变体和野生型A09标记区段8个矮杆候选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明确了候选基因在两个材料之间的序列差异,分析了
目的: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常增高或正常,但骨折风险增加,提示双能X线吸收仪(the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
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与检测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带来了希望,而免疫分析法因其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等特点已被运用到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中。迄今为止,已发展了成千上万种基于不同原理的
本文以最大增溶水量作为衡量微乳液稳定性的一个指标,利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环己烷/吐温80/正丁醇/水微乳液中各个组分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到最优的微乳液配比。在环己烷/
木食性白蚁是自然界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者,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白蚁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过程中,其肠道内的共生细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等白蚁和低等白蚁肠道内均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全球约有1/3的人携带结核分枝杆菌,其可以长期潜伏在宿主体内,
具有路由缓冲区的客车制造车间(Routing Buffer Bus Manufacturing Shop,RBBMS)排产优化问题是柔性流水车间排产优化问题(flexible flow-shop scheduling problem,FFSP)的一种扩展,其较常规的有限缓冲区排产优化问题更加复杂,客车作为大体积在制品,受到车间资源的限制,缓冲区容量是有限的,当缓冲区中客车数达到容量限制时,会出现生
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辅酶R,是水溶性维生素,也属于维生素B族。生物素能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稳定正常组织的溶酶体膜,维持机体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并影响一
齿轮是机械传动的关键构件。当齿轮齿面发生磨削烧伤时,其微观组织也随之发生变化,宏观上会出现烧伤、裂痕和断裂等情况,故对齿轮等基本构件实施安全检测是很有必要的。本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最为常见的多因素内分泌紊乱疾病,其病因尚不能确定。高雄激素血症是该疾病的诊断标准之一,是导致临床表型以及造成不育的主要原因。体内雄激素合成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