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氢能兼具来源广、燃烧热值高、能量密度大、产物环保和零排放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且极具应用潜力的化石燃料替代品。发展氢能源最重要的就是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制氢技术,在现有的主流制氢技术中,电解水制氢以制备条件温和、生产方式灵活安全、制氢纯度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而电极材料是电解水制氢技术中的核心问题,因此,设计开发高效、廉价和来源丰富的非贵金属类催化材料成为氢能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能兼具来源广、燃烧热值高、能量密度大、产物环保和零排放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理想且极具应用潜力的化石燃料替代品。发展氢能源最重要的就是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制氢技术,在现有的主流制氢技术中,电解水制氢以制备条件温和、生产方式灵活安全、制氢纯度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而电极材料是电解水制氢技术中的核心问题,因此,设计开发高效、廉价和来源丰富的非贵金属类催化材料成为氢能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简单的水热-热解法、微波等离子体法制备了一系列氮掺杂碳材料,并将其作为电极材料,研究了其电化学析氢性能。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采用二茂铁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原料,通过简单可控的水热法制备氧化铁纳米粒子均匀分散的聚合物凝胶,再在尿素的辅助下高温热解制备氮掺杂碳层包覆的碳化铁(Fe3C/N-doped carbon)纳米粒子。着重探讨了热解温度对合成的纳米粒子的微观结构和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以及氮源投入量对氮掺杂碳层的形成及对电催化析氢性能的影响。当热解温度为400℃时,产物仅含无定形碳的结构,无碳化铁纳米粒子形成,同时这种结构因暴露出的活性位点有限,表现出较差的电化学析氢性能;随着温度升高至800℃,XRD、XPS以及HRTEM分析表明因C-N键分解以及碳化反应的进行产物中形成了以碳化铁为核、氮掺杂碳为壳的典型核壳结构的纳米粒子,证实了合适的热解温度可促使块状无定形碳向纳米核壳结构的碳化铁转变,提高产物的结晶性,并且这种Fe3C/N-doped carbon产物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氢气析出反应(HER)性能,稳态的LSV曲线表明驱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时仅需211 mV的电位,低于其他热解温度条件下的获得的产物,其优异的电化学活性主要源于特殊核壳结构产生的碳化铁和氮掺杂碳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升高温度到1200℃,XRD和XPS分析表明物料中发生的碳热还原反应将使碳层附近的碳化铁还原成单质铁,产物中形成碳包覆的铁-碳化铁核壳结构,其电化学析氢反应性能变差,同样驱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所需电位升高至272 mV,电催化活性降低。在确定优化的热解温度(800℃)后,进一步通过改变外加氮源的投入量制备不同氮含量的Fe3C/N-doped carbon并比较其HER性能。XRD和XPS分析结果表明外加氮源的引入在不影响产物的物相组成和结构的同时,显著提高材料中的氮含量,还以吡啶氮和石墨氮的形式实现氮的有效掺杂;HER性能结果表明,Fe3C/N-doped carbon较Fe3C/Carbon发生析氢反应时过电位降低(约28 mV),表明吡啶氮和石墨氮的掺杂可提升产物的HER活性。针对以来源丰富、廉价的天然碳源为原料制备异质原子掺杂的碳基电催化材料,选择本地黄杨灌木芯髓为生物质原料,采用化学活性高、升温速度快、可控性好的氮气等离子体作为热源和离子引入源进行碳化及异质原子掺杂同步处理,着重考察了微波处理时间对碳化和异质原子引入效果以及最终对HER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短短15 min的氮等离子体处理即可实现黄杨灌木芯髓的碳化,形成了无定形的碳材料,其电催化析氢反应的过电势较高,驱动10 mA cm-2电流密度需要737 mV的电极电位。进一步延长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至1 h,所得产物相应驱动10 mA cm-2电流密度时的电位仅仅略有下降(689 mV),表明延长处理时间产物从材料到性能变化不明显,氮等离子体处理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碳化和氮掺杂较为完全的物质。本文通过简单的水热-热解两步法及独特的微波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制备了两类结构和电催化析氢性能不同的异质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其中具有独特核壳结构的Fe3C/N-doped carbon纳米粒子电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天然碳源的氮等离子体处理产物,但后者具备处理迅速简便、成本低廉的优势。两种技术方法均是高效、低成本获得来源丰富的非贵金属电解水催化剂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产品的密封解决方案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和传统密封工艺相比,现代工业制造对产品密封的性能要求和生产效率也大大提升,这也使产品密
宽带高功率干扰是无线通信系统面临的一大问题,随着小型计算设备的应用日益增多,对通信提出了低能耗、高频谱利用效率的新要求,因此如何在低能耗的情况下实现信号抗干扰,并提高频谱利用效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基于干扰载波的无线传输通信(Interference-Carrier-Based Communication,ICBC)主动式抗干扰系统,应用反向散射器,以背景干扰信号为载波发送通信信号。但
近年来,碳氢键的选择性官能化反应在有机化学界备受关注。由于碳氢键之间具有相似的键能和键强,使得碳氢键的选择性官能化反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且,碳氢键活化反应直接从
贵金属具有独特的稳定性、选择性、高表面积特性和优异的结构在众多催化剂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在催化剂行业的普遍关注,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处理、化肥合成、精细化工、石油冶炼等诸多领域。大量的研究已实现将贵金属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稳定剂上以及选择合适载体以稳定金属纳米颗粒,如将Pd负载在Al_2O_3上后其催化效果要比要Pd的催化效果更好。本论文中以聚乙烯醇(PVA)基体,炔丙胺为炔基源,氨基甲酸为改性剂,M(
随着对自旋波电子器件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具有极低阻尼系数的钇铁石榴石薄膜材料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具有垂直磁各向异性的石榴石薄膜与重金属薄膜构建的纳米级厚度异质结,可以根据反常自旋霍尔效应(anomalous spin Hall effect)或者逆自旋霍尔效应设计自旋波存储与逻辑器件,由于采用自旋的波动模式使自旋电子可在绝缘介质与金属界面输运,这样就极大的减少了损耗,而且超薄的石榴
镁合金由于具有独特的特性,如密度低、质量轻及比刚度高等,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汽车制造业、兵器制造业、航空航天等商用及生活领域。但其化学性质活泼,易腐蚀。因此提高镁合金的耐腐蚀性,有利于镁合金应用及推广。镁合金前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镁合金电镀镍钴合金的性能,实验对镁合金前处理工艺碱洗除油、酸洗、活化、一次浸锌及二次浸锌进行了研究,并采用水膜法、电化学分析技术、表面粗糙度和失重法对前处理结果进行了评价
本文基于新疆尉犁工业蛭石的镶嵌结构,分别通过化学微波法和化学-焙烧法制备高膨胀率膨胀蛭石(HEV),并研究其膨胀机理及最佳工艺参数。以高膨胀率膨胀蛭石为原料,通过高速匀质机搅拌预处理-超声剥离的方式制备寡层金云母-蛭石纳米片(TPVN)。揭示分别由化学-微波法与化学-焙烧法制备的高膨胀率膨胀蛭石在液相超声剥离过程中的差异,为制备光催化复合材料提供基体。以TiOSO_4为原料,寡层金云母-蛭石纳米片
近年来,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飞快发展,各式各样社交网络开始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用户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对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的研究也随之开始。用户社交影响是指一个人受其他人的影响发生行为或意识的改变,对用户间社交影响进行深度挖掘,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为企业提供有效营销策略。目前,如何对用户社交影响进行更精准的预测是一项非常有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传统的社交影响预测方法依赖于领域专
创业正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如何促进创业活动的发生和稳定增长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影响创业的诸多外部因素中,金融发展扮演了重要角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加金融资源供给、缓解创业融资约束。然而,在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创业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并没有与其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相匹配,“融资难”成为制约创业的重要因素,金融发展能否促进创业值得探究。此外,在中国不同的地区制度环境下,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两大问题推动了清洁能源转换技术的发展,在各类新能源中,氢能源因其能量密度高,燃烧性能好和环境友好性被认为是绿色清洁能源。通过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