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王沟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来源 :华北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nksong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关于承压水体上特厚煤层综放开采这一特殊开采条件下的底板防治水相关研究较少,为保证同类矿井的安全开采和可持续发展,论文以龙王沟煤矿地质资料为依托,研究该矿6#煤层承压水体上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的底板突水危险性。根据土力学、矿山压力等理论分析得到煤层厚度与底板破坏深度为线性关系,煤层越厚,底板破坏深度越大;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61601工作面的回采过程进行模拟,从底板岩移演化特征、底板应力演化特征、塑性变形特征三个方面分析特厚煤层采动影响下煤层底板隔水层的破坏过程、破坏深度和破坏规律;针对龙王沟矿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特征,建立了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共计11个主控因素,包括富水性、渗透性、水压、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构造交点、隔水层厚度、等效隔水层厚度和脆塑岩厚度比、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和底板破坏深度,并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运用插值方法建立各主控因素专题图;通过不确定性数学中的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提出了适用于龙王沟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的新型方法——区间灰色最优聚类模型,以底板突水主控指标体系为基础,以GIS的强大的空间信息处理能力为技术支撑,得到龙王沟6#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分区图,获得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和危险四个等级的位置和面积信息;采用“五图双系数法”以“带压系数”和“突水系数”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三级判别”以及矿区实际情况,建立四个评价标准对煤矿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最后得到了龙王沟6#煤层带压开采评价分区图,从图中得到出各区域的底板突水类型以及整个矿井各评价标准的范围和面积信息;分别运用GM(1,1)模型和基于振荡序列的GM(1,1)模型建立矿井涌水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振荡序列的GM(1,1)模型精度较高,更适用于龙王沟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用“大井法”预测61601工作面回采期间底板奥灰水涌水量,得到Q(28)550.71m3/d=22.95m3/h;提出“分区评价、明确隐患,精细探查、先探后掘,注浆改造、先治后采,全程监控、全面设防”的底板防治水总体思路,重点做好奥灰超前区域性治理工作,达到矿井安全开采的要求,并提出了底板奥灰水探查治理层次注浆加固方案。该论文有图36幅,表21个,参考文献90篇。
其他文献
大陆架是各沿海国竭力争夺的“沃土”,近来围绕大陆架划界的争夺益发紧张。沿海国主张的200海里外大陆架界限最终需要由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进行审议。大陆架外部界限之外
绿色制造旨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五项重大工程之一。我国是世界机床保有量第一大国,机床加工时需要消耗
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GMM)作为一种新型精密致动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大伸缩量和快响应速度的特点,基于GMM构造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iant Magne
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隧道建设面临的地质条件愈加复杂,而山岭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发展滞后。本文从隧道扫描监测方法、点云数据处理及变形分析、工程应用三大方
高熵合金是由五种或五种以上元素以等原子比或接近等原子比通过熔炼、烧结等方法组合而成的合金。由于特有的高熵效应,它倾向于形成简单的FCC、BCC或HCP结构固溶体。此外,在
由于柴油车高功率、低油耗、耐久性好等优点受到重视并广泛使用,但是排放的碳烟颗粒作为城市空气最主要的颗粒物污染源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目前,在不改变发动机系统和燃
商标共存最早是由普通法系中的商标善意共存原则演变而来,经美、英等国的司法实践和制度发展,国际组织及世界各国对商标共存均有立法。在我国,市场上相同或近似商标共存的客观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司法实务中判决允许商标共存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在我国2013年新《商标法》的重大修订中,体现了对商标侵权的判定从原本的“绝对近似”过渡到了“混淆性近似”,加之引入了先用权制度,为讨论商标共存制度提供了合法性空间。因此,商
河岸带作为城乡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空间载体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等价值,还是统筹城乡的关键纽带,对促进城乡共荣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现状河岸带生态
吊杆是下承式和中承式拱桥的关键受力构件,施工过程中它的张拉力不仅控制整个桥梁结构受力的合理性,而且影响主梁的线型、桥面的平顺和成桥后行车的安全舒适性,因此吊杆张拉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可通过灌溉水进入农田生态系统,对植物生长、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减轻MCs对植物的不利影响,提高植物对MCs耐受性,需要明晰植物对MCs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