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山岭隧道施工期变形监测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ang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公路隧道建设的规模不断扩大,隧道建设面临的地质条件愈加复杂,而山岭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发展滞后。本文从隧道扫描监测方法、点云数据处理及变形分析、工程应用三大方面,结合理论和实践,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到山岭隧道施工期变形监测中,发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高效、非接触测量的优势,弥补传统单点监测方法的不足,指导新奥法隧道动态设计。本文根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变形监测原理,通过试验对比了两种隧道点云数据配准方法。结果表明:改进的板式标靶适用于隧道测量环境,但标靶配准法实际配准精度约3.4mm;后视配准法简单高效,减少了误差传递次数,实际配准精度可达2mm。相比传统监测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全空间变形分析效率高、非接触测量的优点,但存在误差来源多、仪器精度不高的局限性。本文研究了基于点云数据的山岭隧道变形分析方法。利用平面投影法拟合隧道中轴线,根据轴线在某一点的垂线与点云边界垂直的特点确定中轴线在XOY平面上的投影,根据拱顶曲线确定中轴线在XOZ平面上的投影。截取一定厚度点云数据,投影得到隧道断面所在平面,通过构建断面极坐标系计算任意方向上的收敛变形。针对海量点云数据,提出基于移动平均法的山岭隧道全空间变形场计算方法。模拟了 20mm的径向收敛试验,结果表明:随数据缩减比例的增大,该方法可保持78%以上的正确识别率,较好保持隧道变形特征,显著优于随机采样法和曲率采样法。最后依托温州南山隧道工程,在Ⅳ级围岩段K38+385~K38+421监测得到断面收敛值以及隧道全空间变形场。根据变形场的空间时间转化关系,推算断面最终收敛值约为27mm。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存在配准误差、扫描仪分辨率、喷浆工程以及测量阴影等误差因素,不适宜监测2mm以下的小变形。开展了隧道围岩参数进行反演分析,得到围岩弹性模量E=400MPa,粘聚力c=150kPa,内摩擦角φ=25°,可作为支护优化设计依据。本文建议初衬厚度减少至20cm,钢拱架间距增大至1.4m,可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利用隧道断面纵向变形曲线,初步判断开挖后25天为二衬最佳支护时间。
其他文献
电梯是一种重要的人力和物流运输工具。电梯使用频率的升高,使得人们对其关注度和安全性要求也日渐提升。电梯安全钳作为电梯紧急情况下的保护装置,对于保证乘客的安全起到非
中国西部地质灾害频发,而陇南山区山高沟深,更为地质灾害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质环境。陇南山区滑坡灾害高发,每年便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损失。为探明陇南山区滑坡群发性规律及
在港口专业化、自动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港口安全是港口作业的前提,尤其在第五代智慧港口发展的蓬勃时期。带式输送机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桥梁,是港口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带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投入也水涨船高。如今,雾霾污染作为空气污染的一部分,首当其冲地在互联网上倍受人们热议,公众舆情对因雾霾污染而产生的防
听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因感知能力有限,人难以捕获听阈附近的微弱声音信号。脑-机交互(Brain-computer interaction,BCI)系统能将中枢神经活动转化为人
我国天然气开始逐渐普及,但是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在西部地区以及进口,由于在天然气输送过程较远而且环境恶劣对管线钢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且我国的石油田开采逐渐兴起,
黄土高原地区滑坡发育类型广泛,其中流动型黄土滑坡极具破坏性,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流动型黄土滑坡常表现出高速远程特征,具有规模大、冲击破坏力强和危害范围
大陆架是各沿海国竭力争夺的“沃土”,近来围绕大陆架划界的争夺益发紧张。沿海国主张的200海里外大陆架界限最终需要由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进行审议。大陆架外部界限之外
绿色制造旨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五项重大工程之一。我国是世界机床保有量第一大国,机床加工时需要消耗
超磁致伸缩材料(Giant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GMM)作为一种新型精密致动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大伸缩量和快响应速度的特点,基于GMM构造的超磁致伸缩致动器(Giant Mag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