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DA受体拮抗剂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谷氨酸能机制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n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分裂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顽疾,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众说纷纭,没有明确而合理的解释,因此,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根据目前比较流行的精神分裂症谷氨酸(Glutamate,Glu)功能紊乱假说,分别从行为学、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生化学方面对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所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的谷氨酸能机制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希望能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首先,我们应用不同剂量的NMDA受体拮抗剂地卓西平马来酸盐(Dizocilpine maleate,MK-801)和氯胺酮(Ketamine,KET)考察了小鼠自主活动、定型行为、爬杆行为和悬吊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MK-801(0.3 mg/kg、0.6 mg/kg、1.5 mg/kg,i.p.)和KET(25 mg/kg、50 mg/kg、100 mg/kg,i.p.)不同剂量单次给药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产生精神分裂症样症状,其中以中、高剂量组表现更为明显。两种药物不同剂量连续给药8d时间内,小鼠的爬杆行为和悬吊行为能力明显下降,出现更明显的共济失调;低剂量组小鼠的自主活动随给药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加,而中、高剂量组则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自主活动有所减少,以高剂量更为明显。MK-801和KET各剂量组在连续给药8d时间内小鼠定型行为的得分随给药时间的延长均有所升高。单次给药与连续给药后行为表现的不同提示二者可能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以上结果表明,MK-801 0.6 mg/kg既可以诱导小鼠的运动亢进,又表现有明显的定型行为和共济失调,适合进行下面的一些神经生化学实验研究,便于深入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因此,我们采用微透析技术结合HPLC-ECD的方法系统研究了MK-801单次给药或连续给药及局部灌注给药对小鼠前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细胞外液中Glu、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多巴胺(Dopamine,DA)及其代谢产物二羟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HVA)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MK-801单次给药能明显增加小鼠PFC细胞外液中Glu、AA、DA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连续给药7d后,基础AA水平明显降低,基础Glu水平也有降低的趋势,基础DA水平明显升高;在第八天再次给药能够明显降低透析液中AA和Glu的水平,DA水平进一步升高,但升高
其他文献
激光打孔是目前小孔加工中不可缺少而且应用广泛的激光加工方法之一。近年来,随着对微孔加工质量要求的提高,传统的微孔加工方法已不能满足微孔加工深径比要求。而激光加工可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信息系统工程提供规划与组织、协调与沟通、控制与管理、监督与评价方面的服务,其目的是支持与保证信息系统工程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
在信息和物资高度流通的现代社会,相对而言,企业经营过程中真正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高效整合利用资源的手段。企业竞争的本质就是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资源,人是资源分配整合利用的
从阅读教学占语文课时量的比重可以确认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又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近十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植根于文艺理论转向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执政党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的基础工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涉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
本文指出创造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之有效途径即探究性学习,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课程模式,并且分析了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最后指出实施创造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采用冷凝回流的方式提取功能性红曲米粉中洛伐他汀、麦角甾醇、辅酶Q10和红曲多糖四种功效成分,经HPLC法测得功能性红曲米粉中洛伐他汀含量为1. 70 mg/g、功能性红曲米粉中麦
在全球日益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国际广告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采取怎样的广告策略,对国际广告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广告标准化学派与本土化学派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胶质瘤”这一名称由Virchow首次提出后,对其临床和基础的研究就在不断的进行当中。由于胶质瘤自身的特殊性,在其研究上,特别是在恶性胶质瘤的研究上,到目前为止,临床治疗仍然处
作为中国现代童话重要的拓荒者之一,张天翼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探索童话创作之路。自1932年1月,第一篇童话——《大林和小林》连载开始,张天翼所创作的童话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