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羊茅和假俭草对冷锻炼的不同响应及其生理基础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羊茅[Festuca arunginacea(Shreb.)]、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为材料,研究了在人工控制冷锻炼条件下和自然越冬过程中的抗冻性变化(以半致死温度LT50为指标)及其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含量的关系,活性氧代谢系统在控制冷锻炼过程中的变化及其在植物耐受冰冻胁迫及胁迫解除后的恢复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1)高羊茅和假俭草无论是在人工控制还是自然越冬的冷锻炼期间,以蔗糖、果糖为主要组成的可溶性糖类含量迅速上升,LT50变化的进程与其保持一致并呈显著相关。在人工控制冷锻炼期间高羊茅体内脯氨酸含量大幅上升,但LT50与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之间的负相关不显著。自然越冬的冷锻炼过程中,同控制冷锻炼下的试验结果只在可溶性糖类含量及其组成上存在一定差异,结果与人工控制冷锻炼中基本一致。 (2)高羊茅的根系、叶片和根颈与假俭草的叶片和匍匐茎对冷锻炼的响应存在差异。经过冷锻炼的高羊茅,其响应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根颈、根系;对于假俭草,匍匐茎是其所有供试器官中唯一能响应冷锻炼并决定其抗冻性和越冬性的器官,叶片、根系及幼苗期的根颈均缺乏对冷锻炼的响应能力。对两种草坪植物各供试器官的碳水化合物在冷锻炼期间的变化及其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表明,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组成也存在器官间的差异,由此推论,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组成是造成器官本身抗冻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3)冷锻炼期间高羊茅根颈部位的蔗糖合酶(SS)、磷酸蔗糖合酶(SPS)活性显著升高;叶片中SPS大幅升高,但SS活性很低,冷锻炼期间的变化也甚微;根系的SPS和SS的活性经冷锻炼有所降低。表明:叶片和根系的的差异性变化是造成各部位蔗糖积累能力和速度不同的根本原因之一。 (4)冷锻炼期间,高羊茅、假俭草的活性氧产生速率上升,抗氧化酶类的活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与对照相比,经冷锻炼的高羊茅的根系和叶片在遭受冰冻胁迫后,活性氧产生速率的上升幅度、抗氧化酶类活性的降低幅度均远低于对照,有些抗氧化酶类的活性甚至迅速升高,并能在胁迫解除后的恢复过程中为细胞提供一个低活性氧浓度、高抗氧化酶类活性的稳定内环境促进细胞修复冰冻伤害,提高高羊茅在冰冻胁迫后的存活率。
其他文献
人核受体hBlF(human B1-fragment binding Factor,NR5A2)是该实验室在对乙肝病毒(HBV)增强子Ⅱ(Enhancer Ⅱ,ENⅡ)的调控研究中所克隆到的一个转录因子,它是核受体超家庭的FTZ-F1
该论文在大量文献考证和对国内外3000余份标本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裂叶苔科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分类修订,记录了中国裂叶苔科植物共有11属45种3变种1变形,提供了种属形态
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的特高压输电网络正在建成,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对不同区域电网之间的互联也提出新的要求。这些联络线在重负荷情况下
CYP707A蛋白是高等植物内源ABA代谢主要途径的关键酶,属于细胞色素P450(CYP)单加氧酶超家族。水分胁迫下,CYP707A蛋白会被诱导表达,参与调控植物响应胁迫过程中内源ABA水平变化
该论文在建立了纤毛虫不经实验室培养直接用于DNA提取的原位方法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三种分子标记(RAPD,ITS1和SSrRNA基因序列)在缘毛类纤毛虫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中的适用范围,
  本研究以输卵管妊娠3-9周的母胎界面、人正常妊娠不同时期的胎盘以及恒河猴不同妊娠时期的母胎界面为材料,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MMP-2,-9,-14,-26及TIMP
该研究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在立地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选择了滇中高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演替的几个典型阶段群落:荒坡地、针叶林(云南松纯林)、针阔混交林(滇青冈-滇油杉混交林)
FK506结合蛋白(FK506-binding protein,FKBP)是一种能结合免疫抑制剂FK506或雷帕霉素的亲免蛋白,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Peptidyl prolylcis/trans isomerase,PPIase),在
卢旺达被称为干山之国,它也是河流众多的国冢,这些洞流从山顶流下,成为水力发电的主要资源。尽管这个国家水电开发潜力巨大,但它是世界上水电利用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特别是不
利用途径工程的基本原理,拟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核苷酸代谢途径中构建腺苷(AR)转化为腺苷三磷酸(ATP)新的核苷酸代谢网络.在分析了微生物中核苷酸代谢途径之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