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雄黄,又名石黄、鸡冠石、黄金石,为常用的矿物类、重金属类中药。自1985年版《中国药典》以来一直将其成分规定为二硫化二砷(As2S2),也被称为四硫化四砷(As4S4),并夹有少量可溶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雄黄,又名石黄、鸡冠石、黄金石,为常用的矿物类、重金属类中药。自1985年版《中国药典》以来一直将其成分规定为二硫化二砷(As2S2),也被称为四硫化四砷(As4S4),并夹有少量可溶性三氧化二砷(As2O3)。含雄黄制剂广泛用于临床,包括复方黄黛片、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早期死亡率90%以上,为最难治愈的白血病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砷制剂的大胆尝试,使得APL从最凶险的白血病有了治愈的可能。砷制剂具有良好的有效性,但是不良反应明显,包括心脏毒性、肝脏毒性、消化道毒性等。近年来,医学界发现雄黄可以用于治疗血液和肿瘤等恶性疾病。复方黄黛片是黄世林教授根据中医君(雄黄)臣(青黛)佐(丹参)使(太子参)思想创立的复方,经临床证明,治疗APL缓解率高于90%,等效于一线药物As2O3,且相对于As2O3具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等的特点,具有巨大的药用及研究价值。雄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肠道毒性、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等。经查阅文献得知,国内外学者对雄黄心脏毒性、肝脏毒性等的研究较多,但对于肠道毒性的研究较少。肠道毒性可造成患者药物吸收障碍,用药剂量不准确,生存质量变差,严重腹泻时甚至危及生命。肠道菌群作为肠道毒性的反应标准之一,其紊乱程度与肠道毒性正相关。因此本研究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观察雄黄的肠道毒性并尝试使用丹参来改善雄黄肠道毒性。本研究从肠道菌群出发,初步探究雄黄的肠道毒性及可能缓解机制,以期为雄黄及其复方的肠道毒性研究提供新的视野。首先,观察雄黄对正常小鼠的肠道作用,通过给与正常小鼠灌胃雄黄处理,研究雄黄对正常动物的肠道结构、胃肠道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阐明雄黄肠道毒性的现象及可能机制。其次,观察肠道菌群紊乱条件下雄黄的肠道毒性作用,通过构建肠道菌群紊乱模型,研究紊乱的肠道菌群对雄黄毒性的影响,初步探究雄黄胃肠道毒性机制。最终,观察雄黄在APL小鼠中肠道毒性作用,通过构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小鼠模型,研究雄黄的肠道毒性及丹参对雄黄胃肠道毒性的缓解作用及可能机制。结果表明:(1)雄黄可以增加Babl/C小鼠胃部残留率,减缓小肠推进率,可以影响肠道菌群,表现为厚壁菌门减少,拟杆菌门减少,变形菌门增多,且与剂量相关,高剂量组可造成空肠、回肠炎症性水肿;(2)相较于野生型C57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小鼠模型中的雄黄毒性更为剧烈,且雄黄可以降低肠道菌群紊乱小鼠空肠、回肠中紧密连接蛋白ZO-1、黏蛋白MUC2的表达,提高肠道菌群紊乱小鼠肠道通透性,加剧小鼠肠道菌群紊乱。粪便菌群移植可以通过修复肠道粘膜屏障缓解雄黄的毒性作用,提高剂量组肠道菌群紊乱小鼠模型生存率;(3)雄黄扰乱APL小鼠肠道菌群,降低空肠、回肠中紧密连接蛋白ZO-1的表达,降低黏蛋白MUC2的表达,提高APL小鼠肠道通透性,丹参可以通过修复肠道粘膜屏障,降低APL小鼠肠道通透性,缓解雄黄的毒性作用。
其他文献
生物形态学是研究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部分的外形和结构的科学。生物形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快速高效地提取生物生长状态地形态学信息,并进行量化分析。由于生物生长速度慢、时间跨度较长。这个分析过程通过传统人工测量方法效率低、误差大,难以长期进行。传统显微镜镜检中检测人员通过肉眼在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效率低,检测准确度随着工作时间增加出现下降,需要对样本进行多次重复的检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传统镜检方法
高温煤焦油是煤在高温干馏过程中得到的液体产品,也是众多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其产量根据炼焦生产配煤的种类以及焦炉操作工艺不同而变化,一般占装煤量的34%,提高焦油回收率,有利于提高炼焦企业的经济效益。本论文通过对宝钢焦化炼焦用煤煤样的煤质分析,结合铝甑低温干馏实验分别探讨了不同单种煤煤质与焦油产率的关系;根据宝钢2018年生产数据分析了炼焦各工段不同工艺参数对焦油回收率的影响,探讨了在不改变配煤
原始形式的Markov过程——Markov链,最早由A.A.Mapkob于20世纪初在研究随机过程中提出并命名.该过程凭借其具有的Markov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近代物理学、生物学(生灭过程)、公用事业和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近年来,为进一步解锁与Markov链相关的未知领域,众多学者创造性地将其扩展到树图模型上,进而新晋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末,刘文在研究Markov链的强大数定律时,提
本文主要经过探究并分析豫西寒武系生物丘的特点与发育环境,更深度地去研究生物丘的地质意义。一直以来,生物丘是地质学家研究探讨的重点和热点地质问题,虽然之前有很多对寒武系古生物化石和古环境的研究,然而对该期间生物丘的工作十分稀缺。如此,寒武系生物丘的研究仍然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很多以往遇到的问题上并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主要为这几点:生物丘的形成机制、生物丘的发育特征、生物丘的内部结构差异以及在地质学
采用生物质甘油制备乳酸,替代传统糖类发酵技术,不但解决世界食品短缺、化石资源枯竭问题,同时形成了可再生生物质甘油高值化利用技术。生物质甘油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乳酸研究开发不但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意义。本研究工作设计、制备了三种不同结构的纳米催化剂,纳米铜金合金催化剂、铜钯合金催化剂、纳米石墨负载纳米钯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催化甘油制备乳酸。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
蒎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及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蒎烯经化学催化发生二聚反应生成的蒎烯二聚体能量密度与JP-10相当,具有成为先进燃料的潜力,随着石油资源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核心之一是理解“过去人类-气候-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并从过去的模式中提炼出理解当今现状并有效应对未来变化的策略。当今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海平面变化及极端气候环境事件,对人类与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面对愈加变化多端的气候环境,人类亟需从过去已有的“人—地”关系中寻求更多的应对方案与解决措施。长江三角洲是研究新石器文化与稻作起源的核心区域。该区域濒临东海,全新世以来区域的地貌演化根本上受控
近年来,超分辨荧光显微镜不仅可以对原位细胞膜上的蛋白进行特异性标记,而且还可以达到单分子精度,实现纳米级的成像,这对于研究细胞膜上的蛋白分布特点具有重要作用。然而,
在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日益短缺的今日,开发高效、稳定、清洁、廉价的新型能源备受瞩目。锌空气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具有巨大应用前景的新一代能源转换系统。电催化氧还原反应(ORR)与氧析出反应(OER)是锌空气电池中的两个重要反应,决定了电池的实际应用表现。但这两个反应需要电催化剂的协助克服能量壁垒,促进反应进行。目前,常用的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铱、钌等)尽管催化效率较高
为了合理评估含砌体填充墙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和地震损失,需要正确把握砌体填充墙的面内和面外受力性能及其地震损伤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砌体填充墙的易损性模型以用于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