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88例经过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疗效及中医证候的观察,总结其规律,为氩氦刀联合中药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为肺癌尤其是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探索一种更成熟的治疗方案,以丰富中晚期肺癌的临床治疗手段,提高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通过总结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肺癌的优势所在,为中晚期肺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2003年9月至2008年1月在东方医院肿瘤科住院行肺癌(包括肺转移癌)氩氦刀手术病人88例,分析氩氦刀联合中药对肺癌患者临床症状、行为状况、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生存期等的影响。研究结果:[1]影像学评价:①术中CT影像监测结果88例病人,冷冻消融瘤灶共计104个,冷冻后病灶毁损区CT值均见明显降低,冰球彻底覆盖瘤灶达其边缘外1cm者27个,占24.03%;冰球覆盖瘤灶范围85%~95%者62个,占59.62%;冰球覆盖瘤灶范围60~85%者8个,占7.69%;冰球覆盖瘤灶范围60%以下者7例占6.73%。总有效率达93.27%。②实体肿瘤疗效评定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CR+PR),术后3月有效率24.05%,术后6月有效率22.81%,术后12月有效率18.42%,术后18月有效率16%,术后24月有效率11.76%术后36月为0。[2]行为状况及生活质量变化术后1~6月改善较明显,而6~24月行为状况提高+稳定率下降,而下降率逐渐上升。氩氦刀术后1~6月生活质量良好率较术前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明显的改善,而术后12月、18月、24月、36月的良好率较术前没有明显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改善。[3]临床症状变化术后7天咳嗽、咯痰、咳血、胸痛、乏力、气短、食欲不振症状较术前有所增加,以咯痰、胸痛、咳血加重较明显,可能与手术造成的局部损伤有关;术后14天各种症状较术前有所改善,但仍有较多患者感觉乏力;术后1~3月各种症状较术前均有较明显改善,以咯血改善最显著,胸闷憋气、食欲不振次之。术后6~12月胸痛、乏力、胸闷憋气、食欲不振症状均较术前有改善。咳嗽、咯痰、咳血较术前无明显改善。而气短有所加重。术后12~36月咳嗽、咯痰、咳血、胸痛、乏力、胸闷憋气、气短、食欲不振均有所加重。[4]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是虚实夹杂,临床主要表现为虚证(气虚、气阴两虚)、痰证(痰湿、痰热)、血瘀证。术后7天气虚、阴虚、血瘀、痰证明显增加,氩氦刀冷冻治疗后患者在痰证基础上出现热证表现,表现为痰湿证减少,痰热证增多。术后2周证候与术前比较痰证、血瘀证有一定程度改善趋势,但不明显,虚证较术前无明显改善。[5]生存期、生存率分析①术后生存期所有病人中术后生存期最短1月,最长已超过47月。术后3月、6月、12月、18月、24月、36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4.23%,74.03%,51.55%,34.83%,25.75%,14.71%。其中原发性肺癌的术后3月、6月、12月、18月、24月、36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4.81%,72.06%,52.54%,36.62%,27.90%,17.17%。②总生存期自发病之日开始计算到最后一次追访之日(2008年3月1日)止,总生存期12月及以上的患者有56例,24月及以上的有30例,3年及以上的有18例, 5年及以上的有5例,总生存期最短1月,最长已超过77月。[6]手术耐受情况8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不良反应普遍存在,但症状轻微恢复快。结论:[1]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肺癌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消融局部病灶,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2]氩氦刀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病人的耐受程度好,适应人群广。[3]气虚、血瘀、痰证是患者氩氦刀术前术后的主要证候。中药具有“扶正”、“减毒”、“攻毒”作用,能够改善患者术前的整体状况、促进术后恢复;能够减轻术后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痛苦;长期使用,能够稳定瘤灶,抑制复发转移。[4]氩氦刀联合中药治疗方法是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的联合,可以优势互补,不但疗效显著而且副反应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肺癌治疗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