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物流系统多式联运优化问题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业正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迅速转型并成为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系统是实现物资采购、企业生产、流通环境智能化管理的有机整体。多式联运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形式,多式联运优化是实现物流降本增效目标的关键技术和有效手段;新运输技术、库存模式和消费业态的出现对多式联运优化提出新挑战新机遇。本研究选取物流系统多式联运优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协同理论复杂动态过程中,探讨多式联运优化活动,构筑融通性强、关联度高、适应面广的多式联运优化决策模型,探索多式联运优化决策背后的要素、动力、模式如何影响企业主体的认知、决策和行动。这对丰富发展协同理论和物流系统多式联运协同优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物流产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物流系统采购(生产—货运)、生产(无人—载人系统)、流通(无人机—快递员)环节中多式联运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运用协同理论为指导,以协同理论的协同、伺服、自组织原理分析了物流系统多式联运协同优化问题,厘清了本文的研究框架,运用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技术,构建了多系统多因素耦合联动目标协同优化决策模型,采用博弈模型、供需关系模型、契约协调模型和极限求值、模拟退火等数据仿真分析方法,从安全库存、订单响应和收益分配的视角解决了物资采购、生产、流通等环节的联运协同优化决策问题。具体完成研究工作如下:(1)构建了物流系统多式联运优化与决策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一是讨论了物流系统的内涵及其在时间、功能、运载工具、客户需求、运输方式组合方面的特征,分析了多式联运具有节约运输时间、降低物流成本、服务个性化、统一明确责任的优势。二是剖析了协同理论的协同效应、伺服性原理、自组织原理,阐述了协同理论多主体性、能动性、协调性、责任性、有序性的特征。三是阐述了协同理论对物流系统多式联运协同优化问题研究的适用性。以上研究工作为物流系统多式联运优化问题研究提供研究基础和分析框架。(2)分别建立了物流系统采购、生产、流通环节的多式联运协同优化模型。一是考虑安全库存和信息实时更新的(生产—货运)联运协同优化决策问题,描述了考虑信息实时更新的生产—货运联运协同优化决策问题,构建了不考虑安全库存和考虑安全库存的两种多式联运优化决策模型。二是考虑服务效率和残次率的生产环节(无人—载人)联运协同优化决策问题,分别建立了多式联运响应供应点的概率表达模型和双层级的系统总成本最小化的多式联运协同优化模型。三是考虑收益共享契约的流通环节(无人机—快递员)联运协同优化决策问题,分别建立了无人机渠道和快递员渠道的独立最优决策模型和二者的协同优化模型。研究表明,一是随着需求信息的更新,多式联运承运人采用安全库存的多式联运模式可以提高多式联运承运人和供应网络的利润,而多式联运承运人则可以通过安全库存模型有效响应随机需求。二是在协同响应方面,无人系统自适应补货和响应控制策略的系统总成本优于实时更新策略。三是交付数量不确定性增加,无人机通道的利润呈现下降趋势;“最后一公里”交付市场配置比例增加,无人机通道最优交付量和快递通道最优订货量同时增加;无人机渠道和快递渠道的预期利润可以通过改进的收益分成合同实现帕累托改进。(3)提出了物流系统采购、生产、流通环节多式联运协同优化决策及启示。本研究解决了物流系统物资采购、生产、流通等环节的多式联运协同优化决策问题,为物流系统多式联运优化问题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表明,一是考虑安全库存和信息实时共享的采购环节(生产—货运)联运协同优化决策模型可以有效响应随机需求,从而提高利润。二是无人系统自适应补货和响应控制策略的系统总成本优于实时更新策略。三是引入改进的双向收益共享契约,可实现“最后一公里”的无人机与快递员“双渠道”末端配送协同优化,并实现了帕累托改进。本文以协同理论为指导,剖析了物流系统多式联运优化问题,旨在避免物流系统在采购、生产、流通环节联运复杂难题对物流企业提质增效的影响,发挥多式联运协同优化功能和优势,尝试构建多因素耦合联动目标协同优化模型,从安全库存、订单响应和收益分配三个方面解决采购、生产、流通环节中多系统协同和总系统最优的采购(生产—货运)、生产(无人—载人)、流通(无人机—快递员)的多式联运协同优化决策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能够对物流系统多式联运优化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应用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高等教育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精英型”,经过连续多年的“扩招”,于2002年实现了“大众化”,又于2019年实现了“普及化”。根据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型”阶段,有一个重要特征:承担高等教育“增量”任务的大部分高校是由专科高校升格而成的本科高校,由成人高校转制而成的普通高校,以及由中专升格的高等职业院校。这些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不再培养研究型人才、通识型人才,
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当代及未来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驱动力,这些技术的发展也被世界各国视为国家发展战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现实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学术界围绕人工智能人的主体消解、技术性失业、算法歧视等伦理问题展开了广泛讨论。国内关于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研究仅处于兴起与发展阶段,对人工智能算法伦理问题探讨相对较少且散。鉴此背景,本文将总结先前有关人工智能算法伦理问题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我国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自身对于健康知识的诉求也不断提升。自2014年以来,我国医疗纪录片进入迅猛发展阶段,涌现出许多优质作品,如《生门》、《人间世》、《中国医生》等。本文试图以健康传播为切入点,对于我国医疗纪录片的叙事伦理进行探讨。第一章通过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进行阐述,综合考虑当下的社会环境、政策背景、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研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在我国展开,这道思想的闪电划破历史的天空,不仅是我国哲学界的大事件,而且为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提供了思想准备,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改革开放后,我国各项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在实践标准大讨论的思想启蒙下,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热潮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界兴起。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让学界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的著作和思想中,这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
《梦入江南》是中央民族乐团驻团青年作曲家王丹红创作于2014年的琵琶重奏作品,该作品结缘于2014年辽源杯琵琶大赛,组委会委托王丹红老师为该大赛创作了这首重奏作品,音乐取材于江南民歌和苏州评弹,江南韵味十足,由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优秀青年教师、青年演奏家在辽源杯大赛上进行首演。本文正是从《梦入江南》中所蕴含的苏州评弹元素这一方向展开研究,从旋律走向及该曲目多声部形态纵、横向两个角度去研
龙在中华文化中属于精神的传承,而经过多年的发展,舞龙这个体现龙之精神的运动,一直在激励着中华儿女,努力去奋斗。舞龙运动是集体性运动项目,兼并娱乐与健身两种特性,作为传统文化非常具有民族的特色,具有神秘的色彩,自活动初始,就受到大众的喜爱,参与人员手持着龙把,在前进的过程中互相配合,完成舞龙当中的各种动作,包括腾、跃、游、穿等,舞龙方式的改变以及姿势的变化决定了龙的形态的转换,经过这种转换从各个方面
体育舞蹈是融体育和艺术于一体的一项运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较强的技巧性,对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调节和促进心理健康、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有助于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发展青少年体育舞蹈需要抓住竞赛这一杠杆,建立科学完备、适应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符合中国特色的青少年体育舞蹈竞赛体系有助于推动我国学校体育美育改革、体育舞蹈后备人才选拔和体育舞蹈竞赛表演产业的全面发展。本研究采
长期以来,由于孩子放学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不同步,孩子放学后无人接、无人管成为家长的"难题",也逐渐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随着国家"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广大家长对学生课后服务的迫切需求,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中山小学在接到上级部门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后,积极响应、充分调研,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对《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期刊
苗族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由于历史原因苗族经历长期迁徙,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民族,在世界各大洲均有足迹。苗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但苗族历史上没有产生文字,苗族文化依靠苗族的非物质文化以及汉族史册来考证。苗族武术文化是苗族文化精神的核心体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文化变迁为视角从苗族蚩尤拳
在精算学中,被保险人通过支付固定的数额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这个固定的数额就称为保费。保费收取过高,容易流失保单;保费收取过低,会导致公司亏损。因此,保费定价与预测一直是保险公司最关心的问题。在定价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影响保单的风险因素(先验分布信息),还要考虑历史索赔经验(样本信息),最为常用的方法是信度理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风险因素会影响保单的索赔,先验分布是很难被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