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并评价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获得最佳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早期功能锻炼时机。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随机纳入。其中18例于术后第2d开始进行阶段性、系统正规肩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另19例于术后第2周开始进行阶段性、系统正规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用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联合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2组患者术后第6月末最终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并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最终平均得分方面,观察组87.3±5.2分,对照组86.9±5.5分,组间比较P=0.81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最终平均得分方面,观察组88.2±4.5分,对照组87.9±4.1分,组间比较P=0,79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er肩关节评分等级方面,观察组:优6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对照组:优5例,良11例,可3例,差0例,组间比较P=0.60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平均临床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12.8±3.8周,对照组13.1±3.4周,组间比较P=0.796>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终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愈5例,好转13例,未愈0例,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13例,未愈0例,有效率100%,组间比较P=0.42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第2天与术后第2周开始阶段性、系统正规的肩关节功能锻炼对促进患肩关节功能恢复、骨折临床愈合及提高近中期临床疗效方面的作用是相当的,两种理念在临床上都是可取的。但大多数患者对于术后第2周开始功能锻炼的接受度更高,恐惧心理更小,疼痛不适度更轻,临床上应从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度及依从性方面考虑,选择其中一种理念施行个体化功能锻炼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