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fa1(runx2)与β-catenin影响因子研究龙元方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分子机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SD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模型,探讨龙元通络生骨方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中药龙元通络生骨方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提供实验的理论依据。
  方法:将实验动物质量检疫合格的140只雌雄各半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组,模型组(雌雄对半各50只,共100只),正常组(雌雄对各20只,共40只)。模型组采用尾静脉注射脂多糖联合臀肌注射醋酸强的松龙的建模方式,制备SD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动物模型,建模8周后,随机从模型组及正常组中各抽取10只雌雄各半SD大鼠,检测建模情况及建模成功率。再将模型组(90只)SD大鼠分为中药治疗组(30只)、标准对照组(30只)、实验对照组(30只)三组及正常组(30只)为空白对照组共四组。中药治疗组灌服龙元方混悬液,标准对照组灌服阿仑磷酸钠水溶液,实验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都灌服生理盐水。灌胃后第6、8周分别从各组中抽取15只大鼠,通过眶下静脉丛采集血样,ELISA实验法进行血浆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的表达含量对比;治疗8周后取材,并观察各组股骨头骺外观,组织切片HE染色后,用光镜进行观察,做免疫荧光的染色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及免疫组化Cbfa1(IOD)、β-catenin(IOD)表达含量对比;详细观察各组股骨头组织形态学(HE染色),计算空骨陷窝率。实验结果采用SPSS.2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连续8周造模后,SD大鼠体重急剧下降,精神状态萎顿,活动较建模前显著下降,鼠毛灰暗而散乱。食量明显降低,饮水量稍下降,大小便基本正常。将随机抽取的20只大鼠建模标本进行股骨头HE染色观察,可见模型组股骨头软骨层细胞排列杂乱无章,分布不规则,骨小梁稀疏、断裂,骨细胞分布排列不规则,并出现脂肪细胞增生的现象,空骨陷窝较正常组显著增多,证实大鼠SANFH建模成功。2:建模8周后,模型组与正常组空骨陷窝率相比,模型组空骨陷窝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8周后,中药治疗组与实验对照组空骨陷窝率相比,中药治疗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5);标准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空骨陷窝率相比,标准对照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与标准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5);空白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空白对照组空骨陷窝率显著降低(p<0.05)。3:治疗6、8周后,ELISA实验检测中药治疗组SD大鼠血浆中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的表达情况与实验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浆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含量显著升高(p<0.05);标准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标准对照组大鼠血浆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药治疗组与标准对照组相比较,治疗6周后血浆中Cbfa1因子表达含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中β-catenin因子表达含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中药治疗组比标准对照组血浆中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含量显著升高(p<0.05)。4:治疗8周后,免疫组化(IOD)检测中药治疗组股骨头中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的表达含量与实验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股骨头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含量表达显著升高(p<0.05);标准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标准对照组大鼠股骨头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含量表达显著升高(p<0.05);中药治疗组与标准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股骨头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含量表达显著升高(p<0.05)。5:治疗8周后,实行免疫荧光检测中药治疗组股骨头中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的表达结果与实验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股骨头中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的表达含量显著升高(p<0.05);标准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比较,标准对照组大鼠股骨头中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的表达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药治疗组与标准对照组比较,中药治疗组股骨头中Cbfa1以及β-catenin因子的表达含量比标准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
  结论:1.正常组与模型组空骨陷窝率数据对比,证实大鼠SANFH建模成功。2.激素可降低SD大鼠的血浆及股骨头组织中β-catenin含量并升高Cbfa1的含量,进而影响股骨头坏死组织的自身修复。3.组织病理学观察龙元方能明显降低SANFH大鼠的空骨陷窝率,此结果明确龙元方对早期SANFH大鼠有治疗作用,且疗效显著。4.龙元方能够升高SANFH大鼠的血浆β-catenin表达含量并且降低Cbfa1,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上升与下降趋势。5.龙元方能够同时升高SANFH大鼠股骨头组织中β-catenin含量并降低Cbfa1含量;龙元方是通过加强成血管能力且影响成骨细胞促进成骨活性,使两者相互协同治疗SANFH。6.龙元方能够同时升高SANFH大鼠的血浆β-catenin表达含量并降低Cbfa1含量及调节股骨头组织中Cbfa1、β-catenin含量;增强成骨-成血管偶联调控因子含量的表达,达成“成骨细胞←龙元方→成骨”的微循环平衡,改善股骨头局部血管内环境,促进SD大鼠股骨头坏死骨修复及股骨头新生骨的生成。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部分切除甲状腺观察电针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头外形及组织形态、血清中E2和P及乳腺组织中ERα和PR的影响,分析甲状腺与乳腺增生的关系来研究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制。  方法:将60只雌性未孕SD大鼠(210?10g)随机取10只为空白组,在大腿外侧肌注0.9%生理盐水0.5mg/kg,1次/日,连续30日,其余的50只大鼠在大腿外侧肌注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0.5mg/kg/d,连续30日,
学位
【目的】  本实验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探讨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染铅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揭示驱铅扶正方抑制染铅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通过驱铅扶正方中药浸提液SD大鼠灌胃,制备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将PC-12细胞同步化处理后随机分为四组:A组醋酸铅染毒组,B组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组,C组阳性对照组和D组阴性对照组。分别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各组PC-12细胞形态;TUNEL检
学位
【目的】  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fibrosis,M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改变,也是心血管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心肌发生重构,心功能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本课题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SO)制备大鼠MF模型,给予中药复方参附芎泽方干预,探索不同剂量参附芎泽方对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治疗作用;进一步观察不同剂量参附芎泽方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
目的:  观察艾灸对乳腺增生病(MGH)模型大鼠乳头高度、直径、乳腺组织形态学、乳腺组织雌二醇受体(ERα)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血清雌二醇(E2)、血清孕激素(P)的影响,初步探讨艾灸治疗MGH的作用机理。  方法:  将40只雌性未孕并且性成熟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A组)、模型组(B组)、艾灸组(C组)、电针组(D组),每组各10只。除A组外,B组、C组、D组均采用大腿外侧肌肉注射苯
学位
【目的】  本实验采用姜黄素药液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探讨姜黄素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从而为姜黄素在临床治疗肝癌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药液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并设纯DMEM培养HepG2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  (1)应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并且绘制曲线图,筛选姜黄素最佳的作用浓度及时间;  (2)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姜黄素各浓度组对H
学位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古代文献进行回顾总结,同时重点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现代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后,总结出用于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最后基于当今名老中医对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经验,分析其治则治法,结合所总结出的治疗规律,总结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方法,了解中医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现状。  方法: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现代研究文献综述,古代中医文献回顾,现代临床研究分析,以及名老中医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经验。
目的:本课题从动物整体水平,评价七叶亭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检测Th17/Treg免疫网络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表达水平,旨在进一步探讨七叶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n=8)和预造模组。造模前禁食24小时,自由饮水,造模时将含100mg/kgTNBS的50%乙醇溶液约1ml用注射器缓慢推入大鼠
目的:课题研究以“病证结合”“方证对应”为指导,以“疏筋解毒优化方”为方药,通过收集肝肾阴虚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疏筋解毒优化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分析中医药治疗效果。  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入组后均维持原服用的美多芭用量,治疗组给予疏筋解毒优化方,连服4周,4周为1个疗程,分别对比治疗前及治疗
学位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协同骨髓基质干细胞对缺血性中风的神经元再生的影响,补阳还五汤协同BMSCs治疗缺血性中风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将9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移植组、联合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方法BrdU标记及相应干预。分别于24小时、7天、14天(每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进行Zea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进行灌注取材。通过HE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祛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病理状态的改善情况,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将纳入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清热化湿祛瘀方治疗,对照组予摩罗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内镜下表现、病理状态方面的改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