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土联合平衡盾构地层气密性及气渣界面设定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min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盾构施工技术也日益进步与完善。土压平衡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技术解决了在残积土风化岩复合地层中施工所面临的刀盘负荷大、刀具磨损严重、施工效率低下等问题,但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施工控制流程不完善、气压控制缺乏理论指导等问题。本文以广州地铁21号线某标段花岗岩残积层盾构区间为工程背景,对基于土压平衡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技术所提出的“气土联合平衡盾构”的工程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施工中的水气运移与地层变动规律,从定量角度为实际工程给出关于地层气密性判定与气渣界面设定方法的参考与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1)基于传统土压平衡盾构气压辅助掘进技术,阐释了气土联合平衡盾构的内涵,明确了气土联合平衡盾构的施工控制流程、供气系统、气压控制理念。并基于土仓渣土、气体的进出平衡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了由土压平衡模式转换为气土联合平衡模式时供气流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2)利用VG模型拟合了多条砂土、粉土与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分析了土性对非饱和土持水与渗流特性的影响。采用滤纸法测试、VG模型拟合获得了广州地区强风化花岗岩及其渣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特征曲线。结果表明,强风化花岗岩由于黏粒含量较高具有接近粉土的进气吸力,而对应渣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更加平缓,持水性能降低,固有渗透率增大。施工中渣土的渗透系数降低的原因主要是大量封闭气泡的存在降低了渣土的水相饱和度。在本文的参数取值条件下,渣土的水相饱和度降低至0.46~0.68。
  (3)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与Fish遍历函数对Tough2和Flac3D进行数据交互,实现了非饱和土的渗流-变形分析。以此建立了气土联合平衡盾构数值计算模型,明确了施工所引起的水气运移和地层变动规律。研究表明,土仓气体由于超压向前方地层渗透,引起地下水迁移与土体饱和度和孔隙压力的变化。地层孔压场的增大会使土体产生隆起,地表变形通常表现为开挖面上方附近为隆起峰值,往四周逐渐减小。但当土体缺少黏聚力时,开挖面前方会出现“剪切区”而使隆起减小,导致开挖面上方附近地表隆起表现为凹陷状。当地层渗透系数较大时,非饱和区发展较快并与地表连通,孔隙压力有所降低,地表隆起有所回落。当开挖面不再施加气压作用,地下水往开挖面汇聚,地层中气体继续向地表移动,地表的隆起开始消散,体现出其具有暂时性。
  (4)进行了气土联合平衡与土压平衡的盾构施工过程对比分析,明确了气土联合平衡模式与土压平衡模式对环境影响的差异。气土联合平衡盾构施工中,地表会经历暂时性隆起与持续性沉降,对地层扰动相对较大。又由于为了避免气压过大导致地表产生不可接受的隆起,一般情况下气土联合平衡模式的开挖面平衡力整体偏低,对地表变形的控制不如土压平衡模式。在环境变动控制要求严格时,比如下穿建筑物地段,应仍以土压平衡模式掘进。
  (5)基于气土联合平衡盾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隧道上覆土层性质对土仓气压维持以及地表变形控制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上覆土层渗透系数的增大,水气运移范围增大,非饱和区易发展并与地表连通,土仓气体损失量呈“指数式”大幅增长,土仓气压维持难度与气压失稳风险也同步提高。同时较大的渗透系数还表现出管片拼装完成时,地表沉降较大,环境变动控制不佳的问题。结合计算结果,建议以渗透系数k=1×10-4m/s为气土联合平衡模式适用性的分界值。当隧顶上覆土层渗透系数>1.0×10-4m/s时,不宜采用气土联合平衡模式掘进,必须对气密性不良地层进行处理;当渗透系数≤1.0×10-4m/s时,进一步划分为<1×10-5m/s、1×10-5~5.0×10-5m/s、5.0×10-5~1.0×10-4m/s三个范围,结合计算结果分别给出了工程应对措施、建议的供气量以及最小的地层厚度要求。
  (6)基于气土联合平衡盾构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气渣界面高度对土仓气压维持以及地表变形控制的影响,建立土仓-螺旋输送机渗流模型分析了气渣界面高度对螺旋输送机出口喷涌防范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气渣界面高度降低,土仓气体损失量、掘进阶段地表隆起量和螺旋输送机出口喷涌风险都将增大。当气渣高度比超过1:1后,土仓气体损失量与螺旋输送机出口处水流量的涨幅显著;在地表整体隆起的同时地层中出现剪切区,反映了气压力过大而有击穿地表的风险。建议施工中气渣界设置不宜低于盾构机中轴线,气渣高度比保持在1:2~1:1之间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刀盘掘进负荷,并保证稳定掘进。
  (7)结合实测数据对比了气土联合平衡模式与土压平衡模式的主要施工参数,反映了前者在掘进效率提高上的优势和本文提出的参数设定方法的良好应用性。以实测数据验证了对于隧顶气密性不良地层处理方法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施工区往往是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薄弱位置,由于车流在瓶颈位置的突变,施工区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远高于一般路段。过去由于施工区交通流数据难以获取,基于施工区交通数据的安全风险研究欠缺;近年来,随着ITS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现代车流检测数据实现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实时预测成为了当前交通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施工区历史交通流检测数据和事故数据,构建高
随着港口和城市的发展,上海港集装箱量显著增加,上海港现有的集疏运模式仍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的运输比例不到2%,大量的集装箱卡车对城市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上海探讨通过建立地下物流模式来缓解港城矛盾一种交通方式。  首先,本文对上海交通、环境、土地资源三个方面的港城矛盾进行分析。建立上海港城关系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港口和城市的综合能力。建立上海港城关系耦合协调度模型,明确上海
学位
车辆保有量的增加,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为了减少车辆的燃油消耗以及尾气排放,在车辆中装载怠速自动启停系统已经成为了车辆实现节能减排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城市交通环境的复杂性,当车辆行驶在拥挤的交通流中,自动启停会导致车辆发动机频繁启停,这样不仅影响了车辆驾驶的舒适性也可能会导致车辆的油耗及排放的增加。本文根据对城市交通环境中车辆发生怠速工况的位置及怠速时
学位
精益制造是世界上许多公司提升生产力的重要方法,通常包含废材处理,生产计划安排等环节。然而,由于缺乏实施精益制造的知识,成功率一直很低。本研究针对某公司枕梁插件总成中的废材识别环节,采用精益制造方法对组装过程中的废材进行识别和测量。本研究的目的是为该公司在耗材节省及废材处理方面提出建议。  所实施的研究方法通常用于汽车及电子工业批量组装流水线等短周期产品生产,在轨道车辆组装这样的长周期产品生产中少有
学位
高速磁浮作为一种新的交通方式,可适用于中长距离、大运量快速的客运交通,且具备噪声低、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市场的广泛关注。发展高速磁浮交通,能丰富我国轨道交通体系结构,实现我国轨道交通技术持续领跑。我国主要应用和发展的高速磁浮是基于被验证过的、最成熟的常导磁浮技术。常导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运行机理决定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对双限速防护的需求,辅助停车区是实现对列
内燃机的曲轴组件是一个复杂的摩擦学系统,其中主轴承的油膜润滑特性和活塞-连杆-曲轴的摩擦学动力学特性对内燃机动力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砂尘环境中,主轴承润滑介质中的固体杂质颗粒必须计入考虑,需要建立轴承油膜润滑的液-固-气三相流模型来更准确地描述砂尘环境中的轴承油膜润滑特性。并且目前针对内燃机摩擦学的很多研究大多将轴承的油膜润滑系统和活塞-连杆-曲轴多体动力学系统单独进行分析。本文研究在内燃机活塞-
学位
根据当今工业发展现状,从经济的角度上,健康的产品设计是对产品进行定量与定性管理的关键问题。这种设计专注于掌握所有不确定性因素,以衡量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对产品或组件机械性能的影响。由于疲劳现象固有的大量不确定性因素,抗疲劳的机械设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通过正确的抗疲劳设计需求,可以避免大多数与产品相关的问题。  本研究综述了影响机械部件的疲劳问题,主要集中在橡胶金属粘合的产品,并对其高可靠性进行了性能分
精确的继电保护整定对于铁路电气化系统乃至所有电力系统的电气保护都至关重要。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配备自己的保护系统以保证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最近在KTMB马来西亚,有很多新项目尤其在电气化系统中开展。但是,目前还没有文献记载电气化系统保护中继电保护整定的配置合理性,也没有人测试现有的继电保护整定是否是最佳使用设置。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为电气化系统中的距离保护继电器产生合适的整定值。本文的目的是基于距离保
车轮踏面损伤是轨道车辆运行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铁路运输的高速化、重载化,车轮踏面损伤故障越加增多,由于车轮踏面损伤引起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一直以来车轮踏面损伤都是轨道交通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但由于其损伤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到目前为止离完全解决问题还有很长的距离。在某型货运电力机车的实际运营中发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超过75%的机车出现轮对踏面剥离现象,初步调查显示为机车非稳态运
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RAMS)是通过系统工程过程将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特征集成到产品中的一个新的工程视角或领域。轨道车辆系统中的蓄电池系统在保修期过后的故障和失效现象不断增加,降低了整体系统性能,影响了动车组轨道车辆的正常维护效率和运行安全。因此,马来西亚某轨道车辆维修公司旨在展开研究RAMS管理,期望实施更好的技术分析方法或管理流程来识别和评估动车组电池系统性能的可靠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