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型港口城市的港城矛盾及集疏运系统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an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港口和城市的发展,上海港集装箱量显著增加,上海港现有的集疏运模式仍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的运输比例不到2%,大量的集装箱卡车对城市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上海探讨通过建立地下物流模式来缓解港城矛盾一种交通方式。
  首先,本文对上海交通、环境、土地资源三个方面的港城矛盾进行分析。建立上海港城关系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港口和城市的综合能力。建立上海港城关系耦合协调度模型,明确上海港口和城市处于良好的互动发展阶段,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港口相对于城市的综合能力减弱,港口和城市的协调度不断增加。然后对国内外特大型港口的集疏运模式进行分析,特大型港口的集疏运模式分为:“点线”模式、内陆港模式、联运模式。不同的模式所解决的最主要的港城矛盾也不同。虽然上海的港城矛盾在现在及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但是“点线”集疏运模式解决货车穿城引起的交通拥堵问题。
  “点线”模式的上海市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能够有效的环节港城矛盾,此系统包括两端连接的物流综合枢纽(其中一端为外高桥港、另一端为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货运枢纽)、专门的地下通道以及载运设备。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承担着港口出入口外延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2005~2018年外高港集装箱吞吐量,对高峰小时地下集装箱物流货运枢纽的货运量进行预测,建立四阶段模型,进行交通分配,得到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根据分配结果得到此集疏运系统对地下集装箱物流货运枢纽周边曹安公路的影响较大,67.6%的集装箱将通过曹安公路进出地下集装箱物流货运枢纽,对其他城市道路的影响较小。
  最终,本文从投资者角度出发,考虑使用者情况,以20年为投资回收期限,从收入、成本、利润三者关系入手,建立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的定价模型。通过对地下集装箱物流系统的建设成本、营运成本、维护成本进行分析,建立考虑时间价值的地下集装物流系统运输与公路运输的效用函数,得到地下集装物流系统被选择概率与其定价的关系,最终获得利润与定价的关系曲线。当地下物流系统定价为82元/TEU时,系统利润为0,处于盈亏平衡状态;当地下物流系统定价为494元/TEU时,系统利润达到最大,为287.2亿元。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地下物流研究内容,也为投资决策机构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其他文献
车辆在进行换道过程中,常常与周围车辆产生交互和冲突,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驾驶员对换道时机进行预判并适时完成正确的换道操作。而在冰雪湿滑路面条件下,路面附着能力显著下降,道路交通环境更加复杂,驾驶员对于车辆的控制能力以及对外界感知能力均有所下降,更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误操作,导致车辆行驶换道过程中事故频发,严重危及交通安全,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目前国内外关于冰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的换道行为及安
学位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量人口的涌入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于小汽车具有极强的机动性和快速性而成为居民出行首选的交通方式。其结果就是导致了机动车保有量的显著增长,进而造成交通拥堵及停车难等一系列交通问题。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都面临着“停车难”这一亟待解决的焦点难题,而相关部门也着力开始进行停车规划的研究。停车需求预测是停车规划的基础,是城市停车规划方案制定的关键
铁路既有线车站站场改造工作既要降低工程对日常工作的影响,确保列车的正常运营,又要兼顾改造过程中各种管理工作,降低各种施工及安全风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难度及风险远超新建车站。因此,针对该类改造工程所存在的风险因素展开系统性分析,有助于把控项目的关键难点,也是确保项目安全如期完成的先决条件,富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以往项目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以及风险评价研究聚焦于研究方法的创新及应用,很大程度上
中低速磁浮交通是一种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噪声低、选线灵活、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平稳舒适、清洁环保等优点,正处于应用初期阶段,相关技术也在积极研究与开发中。中低速磁浮轨道的平顺性对悬浮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为实现中低速磁浮轨道的高精度、高效、快速的检测,对中低速磁浮F型轨道平顺性状态进行评价,有必要研发一套适合轨道日常运营维护检修的轨道监测评价系统,充分运用中低速磁浮自身的检
飞机着陆滑跑阶段的安全性是机场安全运行的重点之一,而湿滑道面又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由于航空领域的特殊性,难以开展现场试验,数值模拟便成为了解决问题关键的有力手段。本文基于欧拉-拉格朗日(CEL)算法模拟机轮-水膜-道面间的流固耦合问题,针对道面粗糙度、速度、滑移率、水膜厚度、轮组形式等因素开展研究,提取道面支撑力、动水压力、结合系数、水迹分布、临界滑水速度等特征指标来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关系,以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每个城市的道路网络都在迅速扩大,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状况持续加剧。交叉口是道路网络的咽喉,城市道路中的交通拥堵主要发生在交叉口,而城市主干道承载着城市机动车出行的大部分交通压力,其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将影响整个主干道的交通运行状况。保障城市主干道的畅通对于改善城市交通运行具有较大的作用,而城市主干道各交叉口之间往往距离较近,相邻交叉口
城轨车辆互操作检测与认证一体化平台可为城轨车辆各异构子系统的功能测试和互操作性能的检测提供试验环境,被试车辆模拟运行试验的依据为惯量模拟与阻力模拟。本文依托“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城轨交通互操作综合检测评估一体化平台与示范”(编号:2015BAG9B02),针对机械惯量模拟方法存在级差且无法补偿机械摩擦损耗等问题,采用机电混合惯量模拟方案模拟被试车辆运行过程中的惯量和在实际线路上运行时受到的阻
学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网络化运营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乘客将轨道交通作为首选的出行方式。客流压力的提升,给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车站管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车站分级是车站管理的有效方法。如何基于客流压力给线网中各个车站分级,实施合理的人员配置和物资调配是当前运营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的行人特征和设备设施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明确了可能出
交通冲突是表征交通安全隐患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城市道路中60%左右的交通冲突发生在交叉口,右转车流相关冲突占交叉口冲突的一半以上。许多学者对机动车与机动车冲突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对与右转机动车流相关的交通冲突的判别模型和估计模型做出了尝试,但类别覆盖不够全面。随着一些大城市陆续将让行规则严格实施,右转车流的冲突特征也随即出现变化,如何构建一个右转车流与慢行交通流冲突的判别标准,并使得其能适用于我国
施工区往往是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薄弱位置,由于车流在瓶颈位置的突变,施工区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远高于一般路段。过去由于施工区交通流数据难以获取,基于施工区交通数据的安全风险研究欠缺;近年来,随着ITS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利用现代车流检测数据实现高速公路事故风险实时预测成为了当前交通安全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施工区历史交通流检测数据和事故数据,构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