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结构化家庭步行训练计划对于伴有间歇性跛行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步行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以确定与得到“回家和步行”的建议患者相比,结构化家庭步行训练计划是否能改善周动脉疾病患者步行能力和生存质量,并为未来更大规模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是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进行招募,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训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构化家庭步行训练计划对于伴有间歇性跛行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步行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以确定与得到“回家和步行”的建议患者相比,结构化家庭步行训练计划是否能改善周动脉疾病患者步行能力和生存质量,并为未来更大规模的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是从2019年12月至2020年6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中进行招募,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最终完成12周随访的参与者共34名。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心血管危险因素。训练组的干预措施为根据研究者提供的结构化家庭训练计划规律地进行步行训练,训练为期12周。而对照组患者除一般治疗措施、告知其规律运动对步行功能改善的重要性外仅得到“回家定期散步”的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指标为参与者12周步行训练前后,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的变化。次要研究指标为经过12周随访后,患者自我报告的行走障碍问卷得分和生存质量得分的变化。结果:本研究最终完成随访的参与者训练组与对照组各有17人,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经过12周随访,训练组患者6分钟步行总距离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训练组患者总距离增加了46.95米(SE=2.98,p<0.01)。在患者自我报告的行走障碍问卷得分方面,训练组距离、速度、爬楼梯得分较训练前均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距离得分(p<0.01)以及爬楼梯得分(p<0.01)改善更为明显。训练组经过12周步行训练,在生存质量的生理功能得分、社会功能得分、情感职能得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构化家庭步行训练计划可以显著提高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的步行能力,并能改善患者行走障碍以及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的生存质量,是外周动脉疾病患者一种便捷可行的物理运动疗法。
其他文献
目的:近年来,随着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发病率升高及细胞再生学的深入研究,多项新的治疗方式及新药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利用干细胞移植促进心肌细胞修复和再生逐步成为治疗心力衰竭的一种新途径。其中间充质干细胞,这一类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原始干细胞的一种,主要来源于中胚层,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心肌细胞、成骨细胞
目的:分析粪肠球菌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s,BSI)与屎肠球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肠球菌血流感染(Enterococcal Bloodstream Infections,EBSI)患者的耐药性及预后危险因素,建立预测病情转归模型,为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84例肠球菌血流感染者(粪肠球菌5
目的:利用传统生物学方法与MLST对福建省布鲁氏菌分离株进行分型研究,探索福建省布鲁氏菌菌株遗传进化关系,通过布鲁氏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为布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筛选布鲁氏菌病诊断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并评价其检测灵敏度与特异度,为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方法:1.通过传统生物学鉴定方法与MLST对福建省布鲁氏菌菌株进行分型鉴定,其中MLST分型选用布鲁氏菌7个
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是重要的立国之本,是实现强国梦的关键。制造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减少存货库存,提高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就会出现给予客户一定付款期限的赊销活动,由此就产生了企业的应收账款。此时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回笼,资金就如企业的血液,能否畅通无阻的循环,就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应收账款管理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头等大事。文章主要分析了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
目的:对近2年在我院接受冷冻球囊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房颤)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该方法对不同类型心衰的有效性,并分析房颤并心衰患者术后复发房颤的相关因素,为冷冻球囊消融术在房颤合并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福建省立医院接受球囊冷冻球消融治疗的房颤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016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衰
目的:1.了解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中传统吸气体位存在的问题,设计一款助于实现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适宜体位的改良体位枕。2.评价改良吸气体位在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某三级综合性医院行中度镇静支气管镜检查的3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了解传统吸气体位存在的问题。设计并研制一款改良体位枕,其特征是可调节高度颈枕+带人字形凹槽肩枕
目的1.描述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总体状况及各维度的动态变化趋势,并探讨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疾病特征对癌因性疲乏变化的影响;2.分析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与营养、心理、生活质量、手握力和身体成分之间的相关性;3.研究影响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变化的因素。方法研究对象是2018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患者初次入院时收集其人口学
目的:中药注射剂JWL在大鼠长期毒性试验中观察到了一定毒性反应,本次试验以斑马鱼为受试生物,研究中药注射液JWL对鱼类的亚慢性致死效应和其他可观察效应,以进行验证。方法:在规定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试验期间,定期测定鱼类致死效应和其他可观察效应阈值,以及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试验至少进行14d。如果有必要,可再延长1~2周。本次试验共设定JWL终浓度为0.600,
目的探索线上微信健康教育联合线下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模式对中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态度和信念、自我管理行为、血压控制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便利选取XX市四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中年高血压患者,以社区服务中心为单位,整群随机分为四组(A组、B组、C组、D组),并对四组高血压患者开展不同干预的方案:A组为高血压常规健康宣教;B组为高血压常规健康教育+线下高血压并发症的体验活动;C组为高血压常规健康教育+
背景:心房颤动(AF)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综合治疗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我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单中心开发的新型房颤消除手术在初期的临床观察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该手术尚缺少较长期的随访。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此法是否可在较长期的随访中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我中心收治的行结构性心脏病手术中同期行新型房颤消除手术的78名持续性或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