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台山融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及一枝独秀的佛教文化于一身,群聚了千年留存的名寺佛刹,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藉此,进行寺院体育文化研究,应然是一段佳缘。本研究旨在发掘寺院体育文化,廓清和厘正这些体育文化资源,对五台山寺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与保护有所贡献;且关注僧侣养生,关照世人健康,弘扬五台山寺院体育文化,彰显寺院体育文化魅力,为正确处理佛教和体育的关系、推动体育事业在五台山地区的良性发展锦上添花。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五台山寺院文化进行全方位了解,获取了较为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纪实了客观详尽的寺院体育活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比较和严谨可证的推理。该研究涉足五个部分:1.五台山寺院体育文化的缘起。研究表明,寺院体育文化的滥觞是建构在三方面的基础之上:修习佛法对强身健体的必然央求,娱人娱神对乐舞活动的天然假借,文化交融对身体活动的应然影响。2.五台山寺院体育文化的内涵。文章从本质、功能、传承三方面来诠释和揭示其内涵: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佛教徒修身成佛,求得正果,提高佛教徒的修法质量和得道速度,这便是宗教体育的本质;寺院体育的四种功能分别是健身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在探讨传承问题时,分别对寺院体育文化的传承基础,传承方式,传承规律进行了一一解析。3.五台山寺院体育活动的研究。将寺院体育活动内容划分为六大类:静力类,手动类,礼拜类,走动类,登山类,舞蹈类。六大类共涵摄十七项活动内容,本文针对每一项具体活动进行三段式论述: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佛教要义及动作要求,活动功效与活动特点。并归结出寺院活动的鲜明特点是:重复性、连续性强,适宜性强,随意性强,自由性强,有显著的医疗养生、健身强体功效,适合广大游客信众以及高原居民进行身体锻炼。4.五台山寺院体育文化的特性。总结出如下八大特性:传承稳定性,诵念附会性,器具融合性,内容宗教性,表现神秘性,大众参与性,教理颐使性,价值隐蔽性。5.五台山寺院体育文化的展望。着眼于“文化俗用”与“文化僧用”两个分立而又对照的视阈,提出:“文化俗用”到“文化僧用”的渗透以及“文化僧用”到“文化俗用”的过渡两个观点。